-
0 引言
-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过程的漫长历史时期,在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现象(赵吉昌等, 2021)。它不仅记载了地球演化的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也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旅游景观的重要资源基础(肖景义等, 2007;任娟刚等,2021)。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貌格局及特殊的气候环境,造就了青海省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调查、保护和开发地质遗迹对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科普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薛华菊和张文,2010;石道明,2018)。自2015年以来,青海省相继实施了西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青海)、青海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青海省西宁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和青海省海东市湟水河流域地质遗迹及旅游地质调查评价等项目,较系统地开展了省域内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从全省地质遗迹调查现状及地质遗迹开发潜力看,青海省的地质遗迹调查起步较晚、研究程度尚低,保护工作滞后,已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地质遗迹分类、评价方面(李小林等,2004;陈英玉等,2009),对成果的转化利用还远远不够。
-
地质文化村是继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一系列农村发展模式之后,围绕“地质+”开拓创新的一个尝试,是依托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镇)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色乡村(镇)(赵洪飞等,2018;郭盼等,2021;孟庆伟等,2021)。 2018 年浙江省嵊州市通源乡白雁坑村正式命名为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王瑞丰等,2019)。2020年发布的《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工作指南(试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学会,2021)和 《地质文化村(镇)评审授牌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确立了以“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地质文化村建设理念,从而正式拉开了地质文化村建设的序幕。
-
下圈村地区地质遗迹资源种类多、数量丰、品质优,具有较高的保护与开发价值,区内丹霞地貌、砂砾岩峰丛地貌、古冰川等地质遗迹极易受损、较难保存,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其科学研究价值和自然观赏价值的降低,有的甚至会永远消失。如何利用调查成果,进行地质遗迹合理保护开发,实现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和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马芬等,2019)。本文在区域综合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下圈村及周边地区特色地质资源、自然环境条件以及人文资源进行初步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推动下圈村地质文化村的开发建设及地质遗迹保护提供依据。
-
1 下圈村概况
-
下圈村位于湟中区群加乡北部,距省会西宁约 90 km,交通便利,处于青海省湟中区拉脊山南麓,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造山系南祁连弧盆系南祁连岩浆弧带(图1a)。下圈村所在的群加地区地貌总体为一山间小盆地,亿万年的地质运动造就了山间湖盆堆积物以及高原隆升形成的丹霞地貌、峡谷地貌、冰川地貌等壮美的地质遗迹资源(肖景义等, 2011)。出露的古近系—新近系西宁组,近北西西向展布,岩性组合以紫红色砾岩及紫红色含砾砂岩为主,次有少量泥岩、泥砂质石膏夹层,为干燥气候条件下的湖相含石膏红色碎屑岩沉积,是区内丹霞地貌的主要生景地质体(李跃海等,2008;肖景义等,2013)。
-
2 地质遗迹类型与特征
-
2.1 地质遗迹分类
-
通过调查发现下圈村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包含基础地质、地貌景观 2 个大类;构造剖面、重要岩矿石产地、岩土体地貌、水体地貌、冰川地貌、构造地貌 6 类;断裂、不整合面、碎屑岩地貌、侵入岩地貌、河流、瀑布、湖泊、古冰川遗迹等 13亚类,共计 24个景观点(图1b)。科学评价地质遗迹是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前提(陈鑫和郭钰颖,2019),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7)将区内地质遗迹以价值评价和条件评价进行综合评价:价值评价包括科学价值、稀有性、典型完整性、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环境优美性,条件评价包括保护程度、执行保护的可能性、通达性、安全性,两个评价因子共 10 项,合计得分满分为100。利用罗森伯格-菲什拜因数学模型对权重值及打分结果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地质遗迹资源的综合评估得分,进而分出地质遗迹等级:Ⅰ级为地质遗迹价值极为突出,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可列入世界级地质遗迹,综合得分 85~100; Ⅱ级为地质遗迹价值突出,具有全国性或大区域性意义,可列入国家级地质遗迹,综合得分70~85;Ⅲ 级为地质遗迹价值比较突出,具有省区域性意义,可列入省级地质遗迹,综合得分 55~70;Ⅳ级为地质遗迹价值一般,具有省级以下区域性意义,可列入市(县)级地质遗迹,综合得分<55。以此最终评价出区内省级地质遗迹 4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 15 处(表1)。
-
值得注意的是,较高等级的地质遗迹(省级以上级别)往往在数量上不具主导地位,绝大部分地质遗迹不符合申报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的要求,许多地方地质遗迹资源很具有科学性和观赏性,但类型或单一、或规模小,很多条件限制不适合建设地质公园,对于这类遗迹既不能置之不理、不予保护,又不能设立地质公园或保护区进行开发利用 (丁华等,2020)。因此,地质文化村弥补了地质公园建设的缺憾,是地质公园事业的深化和补充,它更接地气,使得人们保护地质遗迹的自觉性会比地质公园更强,有效开发和保护省级以下地质遗迹资源。
-
续表1
-
图1 下圈村构造位置图(a)及地质遗迹资源分布图(b)
-
1—更新统洪冲积物;2—古近系西宁组;3—上白垩统民和组;4—下白垩统河口组;5—上寒武统六道沟组;6—蓟县系克素尔组;7—长城系青石坡组;8—早奥陶世石英闪长岩;9—地质界线;10—不整合接触;11—断层;12—侵入岩地貌;13—不整合面;14—断裂;15—变形构造;16— 丹霞地貌;17—碎屑岩地貌;18—河流;19—瀑布;20—层理;21—波痕;22—湖泊;23—湿地;24—糜棱岩产地;25—冰川地貌;26—峡谷;27— 建筑;28—下圈村范围
-
地方旅游业要长足发展,必须具备优良的特色旅游资源,特色旅游资源是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欲望的源泉,带来当地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地质遗迹是具有独特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旅游资源,按旅游资源分类属于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两大主类,为使地质遗迹更有利于反映旅游资源等级,提高其评价的全面性和可比性,增强地质文化村游客吸引力,参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8)拟定的旅游资源等级划分标准,将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评价分级:得分 100~90 分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 89~75分为四级旅游资源;得分 74~60分为三级旅游资源;得分 59~45 分为二级旅游资源; 得分44~30分为一级旅游资源,达到五、四、三级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一级为普通旅游资源。经评价,将区内的 6 类地质遗迹以集合型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式分为 3 个三级旅游资源,2 个二级旅游资源,1 个一级旅游资源,其中构造剖面、岩土体地貌和水体地貌达到优良级旅游地质资源(表2)。
-
2.2 典型地质遗迹特征
-
2.2.1 丹霞地貌
-
下圈村域内的丹霞地貌主要以红色碎屑岩地貌为主,具有“顶平(斜)、身陡、麓缓”的典型特征,呈北西向展布,长约 10 km,宽 500~2000 m。主要微地貌形态由丹霞崖壁、峰丛、丹霞峡谷、洞穴、石梁等组成(保广普等,2019)。丹霞崖壁分布广泛,崖壁面总体近北东向,壁面倾角多在 80°以上,少数倾角 60°以下,壁面多凸凹不平,局部可见凹槽及壁龛,高度一般在 50 m 以下,崖壁形成的典型象形石景观有“仕女像”、“松鼠崖”及“海豚崖”等。其中 “仕女像”处于崖壁面上,高约 1 m,底部宽度约 1.5 m,距离地面约 2 m,由崖壁面岩石差异性风化剥蚀形成,宛如一个身披红纱俯头沉思的婀娜仕女(图2a)。丹霞峰丛出露高度介于 30~50 m,受构造推覆作用和后期差异性风化剥蚀作用,棱角分明,近似直立状,形态多呈麦垛状、塔状或斜锥状;麦垛状及塔状丹霞峰四周均为环绕的崖壁,斜锥状丹霞峰三面为崖壁,一面为缓坡,多零散分布,初步统计有 20 余处。由于受不同方向的构造及差异性风化剥蚀作用控制,区内丹霞峰形态各异,形成了以“浮屠塔”(图2b)、“兄弟峰”、“笑口常开”等为代表的景观。丹霞峰保存完好,仅受自然的改造,未遭受人为破坏,不同造型的丹霞峰景观具有较好的美学观赏价值,在茂密的森林景观中呈现出万里绿丛一点红的景观特色。
-
丹霞峡谷属“魔幻谷”最为典型,整体呈似“V” 字型,近南北向弯曲展布,长度约300 m,底部宽度2~10 m,峡谷两侧均为陡峭崖壁,崖壁最高处垂直地面高度约 160 m,崖壁坡角近 90°,崖壁表面凸凹不平,局部见有丹霞壁龛、凹槽及洞穴。峡谷横向底部为三面环绕的崖壁,有似天坑的特征。“魔幻谷”四周树木葱葱郁郁,步入峡谷内有曲径通幽之美,峡谷不同段风景各异,给人一种进入红色魔幻峡谷的感觉(图2c)。
-
2.2.2 砂砾岩峰丛地貌
-
生景地质体为湖泊中沉积的河口组猪肝色— 灰色复成分砾岩及含砾粗砂岩,下部为陡峭崖壁,崖壁中部及底部见有差异性风化剥蚀凹槽及洞穴,顶部多为规模不等的峰丛景观,有石柱、石峰等类型,整个景观气势磅礴壮美,给人视觉的冲击力。成因为山麓—河湖相快速堆积的粗碎屑岩成岩后随青藏高原隆升抬升至海拔3000 m以上的地表,后期沿着不同方向的构造裂隙差异性风化剥蚀作用形成。形成的象形石以“云岩卧佛”为代表(图2d),由底部崖壁,顶部峰丛组合构成,位于高度约300 m 的崖壁顶部山脊处,景观近东西向长度约100 m,高度约 80 m,形态仿佛一个面向东方眺望的大佛,整体轮廓清晰,具有较好的美学观赏价值。
-
图2 丹霞及砂砾岩峰丛地貌
-
a—仕女像;b—浮屠塔;c—“魔幻谷”局部;d—云岩卧佛
-
2.2.3 褶皱与变形
-
褶皱与变形主要见于黑峡一带,出露于长城系青石坡组中,受区域变质及构造作用形成韧性剪切带,岩石普遍具糜棱岩化(图3a),砂板岩原岩原生层理面经受后期变质变形改造已无法确认,经多次构造叠加和置换,露头可见复杂的叠加褶皱及多期置换面理,从露头尺度观察至少存在3次以上变形。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岩石中形成大量的石香肠构造及构造节理贯入互相切割的长英质脉体。可见N型褶皱(图3b)、M型褶皱(图3c)、S型褶皱等多种变质变形构造及多次脉体切割关系(图3d)。
-
2.2.4 层理和波痕
-
在下圈村黑峡出露的河口组中发现2处地质遗迹可作为地学科普点,分别为大型层理观测点及波痕观测点,典型直观,出露面积较大。层理位于黑峡旅游景区群加河北侧,距金露梅度假山庄约 1.8 km,生景地质体为六道沟组板岩中的砂岩夹层,夹层厚度为 20~40 cm,露头可见正韵律特征,平行层理现象极为典型,且岩层断面处见有明显断层擦痕及阶步,局部层理面受后期构造作用碎裂明显,该层理对研究区内六道沟组沉积环境具有科学意义 (图4a)。波痕距离层理科普点约 100 m,出露可视面积约10 m2,生景地质体为六道沟组板岩中的砂岩夹层,波痕分布于砂岩顶层面,处于自然裸露状态,显示古水流来源于西北方,属流水波痕,形成于晚寒武世河湖相环境,依据波痕出露的形态及规模,表明在水动力较小,为相对稳定的河湖相滨岸形成波浪状粉砂(细砂)堆积,是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对研究六道沟组沉积环境、古水流方向具有科学意义(图4b)。
-
2.2.5 水体地貌
-
河流主要为群加河和黑峡河。群加河近南东向沿黑峡峡谷穿过,形成二级阶地,属季节性河流,河段长度区内延伸约5 km,最大水深40 cm,整体水质良好色泽清澈,以干流为主,发育支流众多,最终汇入贵德县境内黄河。黑峡河在群加河段长度延伸约5 km,水质清澈,流量不大,属泉水形成的山间河流,由构造、冰川融水共同作用而形成。境内湿地所处地貌为河漫滩,总体出露面积约 0.5 km2,该湿地东西长约500 m,南北宽约800 m,水质清澈,水深 0.2~0.4 m,水体补给源主要以地下泉水、大气降水为主,局部沼泽发育,主要为低洼积水处杂草丛生,四周植被发育茂盛。村域及周边发现有规模较大的瀑布 2 处,黑峡瀑布,瀑布分 2 级,瀑高约 5 m,瀑宽约80 cm,跌水潭直经1.2 m,深度80 cm。瀑布两侧山体陡峭,瀑布水流无间歇性流淌,水质清澈。卡阳瀑布可视瀑级4级,瀑布宽0.5~2 m,雨季时期宽度可达 2 m 以上,底部见直径约 1.5 m,深约 50 cm 的瀑潭。村内断层泉沿南北方向线性分布,泉眼间隔 20~80 m,出露位置为断层破碎带,该断层产状为 290°∠55°,为北倾逆断层,断层破碎带宽约100 m。
-
图3 褶皱与变形构造
-
a—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b—“N”型褶皱;c—“M”型褶皱;d—多期脉体剪切特征
-
图4 大型层理(a)和波痕(b)构造
-
3 其他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
-
3.1 环境气候条件
-
下圈村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 2500 m,年平均气温 4.6℃,最热的 7、8 月份平均气温 24℃,年均降水量大于650 mm,湿度约为60%,无霜期 102 d,PM 极低,全年无雾霾天气,大气质量达到 GB3095一级标准,空气负离子水平平均浓度700个/ cm3 以上,局部地段可达 60000 个/cm3 以上,森林覆盖率73%,是绝佳的避暑旅游观光胜地。
-
3.2 富硒土壤资源
-
前人开展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发现下圈村土壤硒含量达到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标准 (碱性土壤富硒含量≥0.3 ug/g)(马英等,2019①;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村内耕地及林区均为富硒土壤(图5),其中耕地面积为 0.604 km2,农作物主要为青稞、小麦、油菜和玉米,林区内生长着各类中药材,有冬虫夏草、茵陈、黄芪、柴胡、大黄等,具有开发特色富硒农作物及药材种植的天然优势。
-
图5 下圈村富硒土壤分布
-
3.3 森林植被资源
-
群加林场是西宁地区唯一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各类植物千余种,其中木本植物达 120 余种;乔木以青海云杉为主,其次有桦、山杨等,灌木有高山绣线菊、小檗、金露梅等;同时群加林场是青海省藏药保护基地之一,蕴藏冬虫夏草、党参、柴胡等丰富的青藏高原野生名贵药材。区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构成了观赏性极佳的森林景观。
-
3.4 动物资源
-
林场有各类野生动物12目78科20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唇鹿、梅花鹿、胡秃鹫 3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岩羊、马鹿、马麝等 8 种,以及其他野生动物。周边建有200余公顷的鹿场,有梅花鹿、马鹿、白唇鹿等 300 多只,也是西宁周边最大的鹿场。
-
3.5 社会人文资源
-
下圈村为藏族主要聚居地,保留着悠久古朴的藏族生产、生活和文化传统习惯,桑丹楞寺是藏传佛教圣地,创建于1644年,为藏汉结合式建筑,六世达赖喇嘛、九世班禅、十世班禅等曾在此举行盛大法会,每年都聚集了大量信徒及修行者至此,举行宗教祭祀、盛世歌舞、藏族乐器演奏等庙会活动,高僧济济,圣者辈出,被当地誉为第二极乐世界。游人亦可品尝有藏族特色的糌粑、酥油、酸奶等地方美食。
-
4 下圈村建设地质文化村的可行性分析
-
4.1 地质遗迹及自然资源条件
-
在已经开展多门类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查明了下圈村的地质遗迹类别、数量和等级,同时数量众多的糜棱岩可作观赏石为游客提供纪念品,发现耕地富硒土壤面积0.604 km2。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和优质的其他自然资源条件为建设下圈村地质文化村提供了坚实的地质资源基础。
-
4.2 特色的人文资源
-
下圈村远离闹境、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至今仍保留着悠久古朴的藏族生产、生活和文化传统习惯,桑丹楞寺聚集了大量的信徒及修行者,每年举行盛大藏族活动。底蕴深厚的宗教文化、藏族风俗、藏式建筑和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构成了独特的下圈村人文资源的主体,为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了人文之美、文化之魂。
-
4.3 基础设施和地理位置
-
下圈村附近有金露梅度假山庄、黑峡生态农庄和原野露营基地,拥有多家农家乐,饮食、住宿资源丰富。距离省会西宁市约90 km,依托扎哈公路,乡村路网互联互通,交通便利,公共设施齐全,具备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有独特生态优势,处于塔尔寺—药水滩温泉—群加“凤凰部落”和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上山庄花海—群加“凤凰部落”经典旅游路线中,旅游资源丰富,为地质文化村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了保障。
-
5 地质文化村建设建议
-
坚持“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基本定位,依托下圈村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结合特有的富硒土壤、藏族文化和生态动植物资源,确定下圈村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模式为“地质+ 综合服务”类。从保护生态资源和村民生活可持续发展出发,将下圈地质文化村构建成“一心二线三区四点”的空间布局,助力新时代地质工作转型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一心”即林中花海核心观赏区,依托下圈村周边万亩原始森林景观在村内建设约 20 hm2 花海。“二线”即黑峡河下游地学科普步道和丹霞山观光步道。“三区”分别为民宿康养区、公共商业服务区、游客服务区。“四点”为蹚土坡南部波痕、层理科普点,瀑布、峡谷地貌观赏点,林海、丹霞、断裂观光点,全域自然风光观景点。
-
6 结论
-
(1)通过综合调查发现下圈村 2 大类、6 类、13 亚类,共计 19 处地质遗迹,其中省级地质遗迹点 4 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点 15处。将区内 6类地质遗迹进一步以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分为3个三级旅游资源,2个二级旅游资源,1个一级旅游资源,并发现耕地富硒土壤 0.604 km2。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其他自然资源条件为建设下圈村地质文化村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
(2)宗教文化、藏族风俗、藏式建筑、农耕文化和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构成了下圈村的地质文化村灵魂。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旅游资源、为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
(3)结合下圈村自然和人文资源综合条件,确定下圈村地质文化村的模式为“地质+综合服务” 类。从生态资源保护、有效管理和村民生活可持续发展出发,可将下圈地质文化村构建设成“一心二线三区四点”的发展布局,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
注释
-
① 马英,刘庆宇,黄强.2019. 青海—门源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R]. 西宁:青海省第五地质勘查院.
-
参考文献
-
保广普, 刘春娥, 黄广文. 2019. 青海丹霞地貌的分布、特征及演化 [J]. 西北地质, 52(3): 119‒208.
-
陈鑫, 郭钰颖. 2019. 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类型与评价[J]. 矿产勘查, 10(3): 695‒699.
-
陈英玉, 龚明权, 张自森 . 2019. 青海省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综合评价[J]. 地球学报, 30(3): 339‒344.
-
丁华, 张茂省, 栗晓楠, 苟青青, 孙萍萍. 2020. 地质文化村: 科学内涵、建设内容与实施路径[J]. 地质论评, 66(1): 180‒188.
-
郭盼, 吴波, 金朝, 李定远, 李朋, 邓杰. 2021. 湖北省大悟县装八寨地质文化村开发构想[J]. 资源环境与工程, 35(3): 403 ‒407.
-
李小林, 马建青, 高忠咏, 马吉福 . 2004. 走进青海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J]. 青海国土经略, (3): 44‒46.
-
李跃海, 于亮, 刘红星 . 2008. 青海东部丹霞地貌的地质地貌特征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35(4): 126‒128.
-
马芬, 陈骥, 谷兰丁 . 2019. 以“三找准”推进新时代地质文化宣传工作的“三落实”[J]. 中国矿业, 28(2): 72‒74.
-
孟庆伟, 刘凯, 曹晓娟, 梁峰, 王敏, 宋庆伟, 殷小艳, 高梦瑶 . 2021. 浅谈地质文化村建设中的地质要素及文化融合[J]. 地质论评, 67(1): 241‒242.
-
任娟刚, 洪增林, 唐力, 王鹏, 王研, 张静, 崔娜 . 2021. 陕西西乡骆家坝天坑群喀斯特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J]. 矿产勘查, 13 (9): 1992‒2000.
-
石道明 . 2018. 青海省地质遗迹资源类型、评价与保护开发策略 [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王瑞丰, 任伟, 瞿延亮, 张唤楠, 韩立红, 申国强, 张成兵 . 2019. 河北兴隆诗上庄地质遗迹特征及地质文化村建设探讨[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47(6): 109‒117.
-
肖景义, 陈建强, 张璞 . 2007. 青海地质旅游发展探讨[J]. 西北地质, 40(3): 111‒117.
-
肖景义, 曹广超, 侯光良 . 2011. 青藏高原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 地球学报, 32 (2): 225‒232.
-
肖景义, 候光良, 唐仲霞, 张玉珍, 祝佳甲. 2013. 青海省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综合评价[J]. 地球学报, 34(1): 111 ‒120.
-
薛华菊, 张文 . 2010. 青海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及 SWOT 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4(12): 189‒194.
-
赵洪飞, 鲁明, 赵小菁 . 2018. 贵州六盘水月照旅游地质文化村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其保护[J]. 贵州地质, 35(1): 60‒64.
-
赵吉昌, 黄万堂, 李省晔, 刘永彪 . 2021. 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地质文化村建设探讨[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35(9): 201 ‒20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2018.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 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17. 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 —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学会 . 2021. 地质文化村 (镇)建设工作指南(试行)[Z].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 2019. 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试行)(DD2019—10)[S].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摘要
地质遗迹是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人们往往对省级以下地质遗迹重视不够,研究程度偏低,无法实现成果转化。本文以青海省下圈村为例,在区域综合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地质遗迹调查及开发现状,对区内涵盖2大类6类13亚类的重要地质遗迹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评价出省级地质遗迹 4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 15处,并进一步按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重点研究了典型地质遗迹特征。结合富硒土壤、动植物资源、宗教文化资源确定了地质文化村的建设模式为“地质+ 综合服务”类,论证了下圈村地质文化村的可行性,拟将下圈村地质文化村构建成为“一心二线三区四点” 的发展布局,不仅有效开发和保护了省级以下地质遗迹资源,弥补了地质公园建设的缺憾,还为促进地质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及青海省地质旅游开发提供了参考。
Abstract
Geological heritage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natural heritage and holds significant scientific value. However, geological heritage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or below is often overlooked and receives inadequate research attention, thereby impeding the realization of research outcom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geological heritage in Qinghai Province, focusing on the village of Xiaquan as an example, using regional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survey data. It summarizes the crucialarea's distribution and types of crucial geological heritage, including two significant classes, six categories, and thirteen subcategories. The study identifies four provincial and fifteen sub-provincial geological heritage sites. Furthermore, the site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tourism resources,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typical geological heritage features.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the geological culture village is determined to be "Geology+ Comprehensive Service," combining selenium-rich soil, fauna, and flora resources, and religiou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e feasibility of Xiaquan village as a geologically cultured village is demonstrated. The plan is to build the Xiaquan village into a development layout of "one core, two lines, three zones, and four points". This not only effectively develops and protects the geological resource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and below, but also compensates for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parks. Additionally, 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integrating geological work with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tourism in Qingha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