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引用本文: 卢赛虎,李金刚,李江,郭碧莹,朱劲松,杨玉鑫,李泽源. 2023. 粤西黄泥坑—丰木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J]. 矿产勘查, 14(12):2316-2327.

Citation: Lu Saihu,Li Jingang,Li Jiang,Guo Biying,Zhu Jinsong,Yang Yuxin,Li Zeyuan. 2023.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edic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Huangnikeng-Fengmu area,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J]. Mineral Exploration,14(12):2316-2327.

作者简介:

卢赛虎,男,1985年生,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E-mail:85163251@qq.com。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01(2023)12-2316-12

DOI:10.20008/j.kckc.202312004

参考文献
曹锦元, 张彦伟, 刘铭涛, 王居松, 张志军, 牛英杰, 赵秋来. 2023. 老挝塞公省达克金矿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J]. 矿产勘查, 14(7): 1086−1095.
参考文献
陈柏林, 董法先, 李中坚. 1999.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模式[J]. 地质论评, 45(2): 186−192.
参考文献
陈好寿, 余养成, 杨开渠, 张伟坚, 钟金带, 雷禹文 . 1988. 广东新洲 —河台金矿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8): 117−137.
参考文献
杜海燕, 郑卓, 敖文波, 郭良田, 汪礼明, 张德高, 范思莹, 李绪深, 许汉森, 孙晓明, 肖光铭, 杨胜雄, 梁池生, 梁俊平, 何俊美, 胡红栓. 2012. 广东地质新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760.
参考文献
简泉辉. 2017. 广东省丰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J]. 西部探矿工程, 29(6): 135−136.
参考文献
凌井生, 裘有守, 陈础延, 李蔚铮, 康大成. 1992. 云开地区及其外围金矿远景区成矿条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03.
参考文献
彭少梅. 1991. 新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J]. 矿产与地质, 5 (5): 375−381, 387.
参考文献
曲亚军 . 1991. 韧性剪切带内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J]. 辽宁地质, (2): 139−147.
参考文献
沈瑞峰, 王建统, 胡亚净, 孙保花, 豆贯铭. 2023. 河南省栾川县老王沟矿区多金属矿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J]. 矿产勘查, 14 (6): 942−951.
参考文献
王磊, 徐德明, 张鲲, 胡军, 肖光铭, 徐燕君 . 2017. 粤西黄泥坑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J]. 矿床地质, 36(2): 317−329.
参考文献
吴晨光, 郑义, 林振文. 2017. 粤西黄泥坑金矿矿物生成序列: 显微岩相-矿相学及SEM-EDS[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 (4): 133−144.
参考文献
徐燕君, 罗义付, 肖光铭, 罗大略, 胡耀国. 2012. 粤西黄泥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8(4): 369−375.
参考文献
杨长明, 黄文海, 杨齐智, 严彦, 何中元, 宾文梁 . 2022. 湘南铜山岭 —巍家矿田钨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J]. 矿产与地质, 36(5): 922−932.
参考文献
杨大欢, 武国忠 . 2018. 广东省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谱系[J]. 地质与资源, 27(2): 173−185.
参考文献
叶天竺, 吕志成, 庞振山, 张德会, 刘士毅, 王全明, 刘家军, 程志中, 李超玲, 肖克炎, 甄世明, 杜泽忠, 陈正乐. 2014.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总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702.
参考文献
翟伟, 李兆麟, 黄栋林, 文拥军, 全亚荣. 2002. 粤西河台韧性剪切带金矿床深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矿床地质, 21(S1): 1087−1090.
参考文献
周浩, 朱江建, 林舸, 曾桥松, 汪树栋. 2018. 广东河台金矿应力场演化研究[J]. 矿产勘查, 9(2): 275−280.
参考文献
朱江建, 林舸, 曾桥松. 2018. 广东河台金矿滑痕线理与金矿体的关系及成矿意义[J]. 矿产勘查, 9(3): 333−341.
目录contents

    摘要

    粤西—桂东南毗邻区是重要的剪切带型金成矿带。在黄泥坑—丰木地区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泥坑大型剪切带型金矿床,以及一大批具有良好的资源找矿潜力的金矿点和化探异常。为快速实现该地区金找矿远景区的圈定,本文通过对以往地质勘查项目及区域地质成果资料分析,总结了黄泥坑—丰木地区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认为该地区金成矿过程受地层、构造、岩浆岩多重因素控制,较为独特的矿化特征是区内花岗闪长岩体接触带也形成了剪切带型金矿体。通过对黄泥坑—丰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以及化探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该地区周边4个有利的金找矿靶区,即花山、西牛坑、先锋顶、罗密4处找矿靶区,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奠定良好基础。

    Abstract

    The adjacent area of West Guangdong-Southeast Guangxi is an important metallogenic belt shear zone type gold deposist. A large shear zone type gold deposit has been discovered in Huangnikeng-Fengmu area in recent years, and a large number of gold occurrences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with prospecting potential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order to quickly delineate gold perspective areas in this area,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shear zone type gold deposit in Huangnikeng-Fengmu area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evious exploration projects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process in this area is controlled by strata, structure, and magmatic rocks.The more unique mineralization feature is that the shear zone type gold ore body is also formed in the contact zone of granodiorite mass in the area.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in Huangnikeng-Fengmu area, four favorable gold prospecting target areas around the area are proposed, including Huashan area, Xiniukeng area, Xianfengding area and Luomi area. It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a new round of prospecting breakthrough strategic action.

  • 0 引言

  • 近十年来,在粤西—桂东南成矿带之广宁—罗定断裂带的黄泥坑—丰木地区的黄泥坑金矿床 (20.12 t)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杜海燕等, 2012),使得该矿床成为继河台、新洲后广东西部地区又一个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徐燕君等,2012王磊等,2017)。且该区被列为全国“十四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国家规划矿区及金矿重点勘查区,同时也被纳入到广东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点金矿调查区内。目前对黄泥坑—丰木地区金矿床研究较为薄弱,近年来只对该地区内的黄泥坑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徐燕君等,2012)、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时代(王磊等,2017)、矿床矿物生成序列(吴晨光等,2017)进行过初步研究。笔者通过对该地区内及周边资料分析发现,区域周边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但并未对其找矿潜力区进行有效评价。本文以黄泥坑—丰木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和多个矿产勘查项目成果为基础,研究分析该地区内金矿体的产出特征、控矿因素以及化探资料,提出了该地区周边有利的找矿靶区,可为中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提供有利依据。

  • 1 区域地质背景

  • 黄泥坑—丰木地区金矿床位于华夏地块的西部云开地区(凌井生等,1992),吴川—四会断裂带和罗定—广宁断裂的北西侧(图1)。区域内主要出露新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志留系、上古生界泥盆系—二叠系及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 (图2)。震旦系老虎塘组为一套深海—半深海相碎屑岩-硅质岩建造,是广东西部地区重要的产金层位,大中型的河台金矿床、新洲金矿床、百旁金矿床、京村金矿床均赋存于该层位(陈好寿等,1988彭少梅,1991朱江建等,2018周浩等,2018);寒武系为一套厚达数千米的浅海相—深海相复理石碎屑岩建造,也是区内重要赋金层位之一,赋存有黄泥坑大型金矿床(徐燕君等,2012);奥陶系—志留系为浅海介壳相砂质碎屑岩和黑色笔石页岩建造; 泥盆系—二叠系为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建造和碳酸盐岩夹硅质岩建造;三叠系—白垩系为含煤碎屑岩建造和内陆湖相红色砂泥质碎屑岩建造。对该地区内 242 个样品的地层含金量进行分析,其平均含量(10-9)分别为:震旦系 8.93,寒武系 14.7,奥陶系 4.10,志留系 2.28,泥盆系 1. 0,石炭系 2.20。其中震旦系和寒武系的富集系数分别为 2.23 和 3.68,是区域含金量最高的两套地层,同时也是区域金矿床的原始赋金层(凌井生等,1989)。

  • 区域内断裂主要有北东—近北东向的罗定—广宁断裂和吴川—四会断裂。前者由多条平行侧列的断裂和挤压破碎带、糜棱岩、角砾岩及混合岩化带组成(王磊等,2017)。断裂引起的变质作用强烈,断裂带内广泛发育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一个比较典型的断裂变质带,宽约20 km,主断裂面多为北西向陡倾,经历了多次韧性及脆性活动,伴随发生金的成矿作用,控制了区内主要金矿床的分布(凌井生等,1989)。

  • 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从加里东期延伸到燕山期,主要包括位于黄泥坑—丰木地区西南部的诗洞和东侧的广宁大型复式岩体。诗洞岩体主要由加里东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组成;广宁岩体主要由印支期和燕山早期黑云母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王磊等,2017吴晨光等,2017)。两个大型复式岩体主要受罗定—广宁断裂带控制,呈北东向长条状展布。侵入于震旦系和寒武系中,围岩发生角岩化,于接触带附近常呈岩枝状,并分布有金矿床(邓飞等,2015)。

  • 图1 黄泥坑—丰木地区区域构造简图(据王磊等,2017 修改)

  • 1 —新元古代地层;2—古生代地层;3—花岗岩;4—断裂;5—研究区

  • 2 黄泥坑—丰木地区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黄泥坑—丰木地区由老至新主要出露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三叠系、白垩系、第四系(图3)。与成矿有关的震旦系和寒武系是一套中深变质的片岩系及浅变质的千枚岩、变砂岩、变粉砂岩等。在变质作用、超变质作用、断裂作用和岩浆活动作用下,这套地层可为金矿提供矿质来源(凌井生等, 1989,1992;覃慕陶等,1994翟伟等,2002)。

  • 2.2 构造

  • 黄泥坑—丰木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旋回,特别是震旦系和寒武系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多期构造改造,构造线复杂,褶皱类型多样,形态各异。区内外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对区内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具有不同程度的控制或破坏作用。断裂以北东走向为主,次为北东东—北北东向和北西向。罗定—广宁断裂带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其上部发育脆性断裂,中深部—中浅部构造层次发育(脆)韧性剪切带,矿体通常直接赋存在(脆)韧性剪切带内(叶天竺等, 2014)。在剪切带的北西侧,形成近东西向的褶皱和滑劈理带,叠加在前期构造形迹之上。韧性剪切作用造成围岩中的金成矿元素发生进一步的富集。

  • 2.3 岩浆岩

  • 黄泥坑—丰木地区岩浆岩按其形成时代由老到新可划分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从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以花岗岩类侵入体分布最广。岩浆活动与构造活动关系极为密切,从加里东期—燕山期,各构造期都伴随有岩浆活动,花岗岩体多产于褶皱构造轴部或断裂带及其两侧。岩浆活动与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杨大欢和武国忠,2018)。研究区花岗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可作为成岩成矿特征的判别标志之一,而岩石中元素含量的高低反映了原始成岩物质中这些元素的浓度(邓飞等,2015)。区内燕山期侵入岩成矿元素丰度值相对较高,异常值明显,已发现多处矿床,以金为主。其中,燕山期侵入岩中贵金属元素 Au、Ag、Sb丰度值高于地壳克拉克值,Cu(98.84×10-6)、W(193.45×10-6)、Sn(100× 10-6)、Au(40.98×10-9)、Ag(0.29×10-6)等元素均有异常(邓飞等,2015)。

  • 2.4 地球化学特征

  • 2.4.1 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 前人通过1∶20万怀集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广东省地质局,1969),圈定了 16处(编号 3、4、5、9、10、 11、13、14、15、20、21、22、30、31、32、33)综合异常 (图4)。其中主要的金异常 5 处(编号 10、11、13、 21、30),异常特征如下:

  • (1)10 号怀集县甘洒西南 Au 异常(乙 1 类):异常区出露寒武系水石组、泥盆系莲花山组、信都组和东岗岭组。该异常强度中等。Au 异常与已知钱村金矿点、三谷堆金矿点位置相吻合。表明该综合异常是矿致异常。

  • (2)11 号广宁县三珠坑 Au 异常(乙 1 类):异常区出露大面积寒武系水石组变质地层,异常由 Au、 Ηg 元素组成。该异常元素组合简单,异常强度中等。Au异常与已知揽滩冲金矿点、三珠坑金矿点位置相吻合。表明该综合异常是矿致异常。

  • (3)13 号广宁县赤坑 AuAgPb 异常(乙 1 类):异常处于古水背斜的北东端,岀露大面积寒武系水石组、牛角河组变质地层与晚侏罗世花岗岩的接触带中。该异常由 Au、Ag、Cu、Pb、As、Ηg、Sb 等 22 种元素和氧化物组成,异常元素组合十分复杂,元素Au, Au、Ag、Pb、La 等具有强度高,均具有浓度分带,矿化度规模大,浓集中心十分明显等特征。Au异常套合浓集中心与已知的黄泥坑大型金矿床、赤坑、雅韶、丰木金矿点相吻合。表明该综合异常是矿致异常。

  • 图2 黄泥坑—丰木地区区域地质及矿产分布图

  • 1—白垩系;2—三叠系;3—泥盆系—二叠系;4—奥陶系—志留系;5—奥陶系;6—寒武系;7—震旦系;8—燕山期花岗岩;9—海西期—印支期花岗岩;10—加里东期花岗岩;11—断裂;12—动力变质带;13—区域性控矿大断裂;14—深大断裂变质带;15—大型岩金矿床;16—中型岩金矿床;17—砂金矿点;18—研究区

  • (4)21 号广宁县北市 Au、Mo 异常(乙 1 类):异常区主要出露大面积寒武系水石组、牛角河组变质地层,东部岀露晚奥陶世粗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异常由 Au、Ag、As、 Hg、Pb、Bi、Mo 等元素组成,异常元素组合复杂。 Au、As 等元素异常强度中等,浓集中心十分明显, Au 异常矿化度规模大,异常围绕已知西牛坑金矿点、民采金点展布,表明该综合异常是矿致异常。

  • (5)30 号广宁县良纯坑—先锋顶 Au、Cu 异常 (乙3类):异常区出露震旦系老虎塘组、寒武系牛角河组、水石组变质地层,异常由 Au、Ag、Cu、Cd 等元素组成,Au、Ag、Cu 吻合程度好,异常强度中等,浓集中心明显。异常总体呈不规则状圆形展布,围绕已知先锋顶、磨刀坑含金蚀变破碎带展布,表明该综合异常是矿致异常。

  • 图3 黄泥坑—丰木地区地质略图

  • 1—第四系;2—白垩系;3—三叠系;4—泥盆系;5—寒武系;6—震旦系;7—燕山期花岗岩;8—印支期花岗岩;9—加里东期花岗岩;10—整合地质界线;11—不整合地质界线;12—断层;13—(脆)韧性剪切带;14—加里东期背斜;15—加里东期向斜;16—印支期背斜;17—印支期向斜; 18—燕山期背斜;19—印支晚期褶劈理带;20—研究区

  • 2.4.2 自然重砂异常特征

  • 通过1∶20万怀集幅自然重砂测量(广东省地质局,1969),共圈定 9 处中等—强金自然重砂异常,编号 136、137、141、146、158、159、168、171、175(图4)。金自然重砂 3 处强异常,分别分布于该地区北西部的甘洒镇钱村—罗密北村一带(编号 141 号)、中部赤坑—北市周边(编号 146 号)、南部的良存坑 —先锋顶周边(编号159号),6处中等强度金重砂异常分布于南部、东部的南冲—江屯—先锋顶周边。该地区金自然重砂异常与区内金矿床点吻合程度好,如分布于广宁北市—赤坑的146号异常区有黄泥坑大型金矿床、西牛坑金矿点、雅韶、赤坑金矿点及众多的民采金点。分布于甘洒罗密地区的141号异常区有钱村金矿点、山谷堆金矿点及一些民采金点。

  • 2.4.3 丰木土壤异常特征

  • 通过对区域 20万 13号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进行 1∶1 万土壤测量工作(简泉辉,2017;邱文锋等, 2022),圈定了丰木 AuAsSb 综合土壤异常(AP1),异常区出露寒武系水石组。元素组合以低温元素为主,各元素异常均匀性和连续性好,并且互相套合较好。Au 元素异常具有明显的浓集中心和三级浓度分带,常见的金矿化指示元素As、Sb异常与Au 异常套较好,且面积更大(图5)。通过民窿调查和钻孔取样圈定了V1金矿化体,说明该综合异常为矿致异常。

  • 图4 黄泥坑—丰木地区水系沉积物、金自然重砂测量异常和金矿床(点)分布图

  • 1 —金自然重砂异常及编号;2—水系沉积物异常及编号;3—金矿床;4—金矿点;5—研究区

  • 3 典型金矿床(点)地质特征

  • 3.1 黄泥坑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1 矿床地质

  • 区域出露寒武系八村群高滩组和水石组(图6)。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以南东为主,局部为北西向,倾角50°~70°。水石组岩性主要为灰绿色、深灰色变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绢云板岩、千枚岩,局部夹炭质千枚岩、硅质岩等,并见黄铁矿化。高滩组主要为灰绿色、灰色绢云板岩、千枚岩夹石英砂岩,变质细粒石英砂岩等。

  • 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次有北西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断裂。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一般数百米到上千米,构造痕迹清晰,伴有硅化、黄铁矿化和其他多金属硫化物矿化,构成北东向断裂剪切带。

  • 矿床位于广宁复式岩体的西侧外接触带,出露呈岩株或岩枝状的 5 个小岩体,构成一个呈北北东向展布、长 2500 m、宽 400~500 m 的岩体群(图6),单个岩体出露面积均较小(<0.5 km2),岩性主要为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在岩体内外发育有金矿脉。

  • 3.1.2 矿体特征

  • 黄泥坑金矿床矿体呈脉状产于寒武系水石组中,矿脉受北东—南西向断裂剪切带控制(图7)。区内已发现金矿脉 25 条,走向主要有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南北向 3 组。以北东向矿脉为主,矿体倾向北西,倾角一般为 70°左右,部分为 30°~40°。金矿脉长 100~700 m,多数长 200~300 m,最长为 V10 和V11号矿脉。矿石以金为主,伴生银、铅锌、铜等,金和银品位分别为 1×10-6~10×10-6 和 40×10-6~300×10-6 (表1),其中Ag单样含量最高达2750×10-6; Pb 单样含量一般为 0~0.5%,最高为 7.93%;Zn 含量一般为 0~1. 0%,最高为 13.65%;Cu单样含量一般为 0~0.2%,最高为 2.59%;Au 含量高的矿石,一般 Ag、As 含量也高(徐燕君等,2012;邓飞等, 2015王磊等,2017)。

  • 图5 丰木AP1综合异常剖析图

  • 1 —寒武系水石组;2—土壤综合异常范围及编号;3—金矿化体及编号

  • 3.1.3 矿石特征

  • 黄泥坑金矿床矿石矿物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银金矿等(图8a~d),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石具压碎结构、粒状变晶结构、变余半自形粒状结构、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和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等,以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网脉状构造为主,少量为浸染状和团块构造等。银金主要充填于黄铁矿或毒砂晶粒集合体间隙中(图8e、f),或以自然金产出于少数富矿石中。细粒或灰黑色粉未状黄铁矿及细粒毒砂中含金较高。当黄铁矿与后期石英细脉共生或者相互穿插时,矿脉含金品位明显增高(徐燕君等,2012王磊等,2017)。

  • 3.1.4 围岩蚀变

  • 黄泥坑金矿床围岩蚀变较发育,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高岭石化等,其中硅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断裂引起的蚀变主要以硅化为主,伴有黄铁矿化和金矿化,蚀变岩一般呈带状发育在断裂构造内,是该区找矿的重要标志(徐燕君等,2012王磊等,2017)。

  • 3.2 其他金矿点特征

  • 黄泥坑—丰木地区除黄泥坑大型金矿床外,其他矿点特征见表1。

  • 4 成矿作用与控矿因素

  • 前述黄泥坑—丰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金矿床地质特征显示,区内金矿体多产于寒武系和震旦系以及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中,受断裂剪切带控制。与粤西其他金矿床相比,较为典型的是该地区在花岗闪长岩体的接触带形成了重要的剪切带型金矿体,其成矿岩体花岗闪长岩也较为特别。区内金矿体的形成是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者联合控制的结果。

  • 4.1 地层岩性控矿因素

  • 黄泥坑—丰木地区内已知的金矿床(点)基本分布于寒武系和震旦系中。该套地层主要为陆源碎屑物,局部为可能有沿同生断裂以热泉喷流形式涌出的深源成矿物质同时沉积,形成局部赋金地层,是该地区一个的重要控矿因素(徐燕君等, 2012;邓飞等,2015王磊等,2017吴晨光等, 2017)。粤西地区 400 余处金矿床(点)产于元古界中的约占 55%,产于寒武系中的约占 30%(王磊等, 2017),说明粤西地区主要赋金层位为寒武系和震旦系。

  • 图6 黄泥坑金矿床地质简图(据徐燕君等,2012修改)

  • 1 —寒武系水石组;2—寒武系高滩组;3—花岗闪长岩;4—剪切带;5—地质界线;6—金矿脉编号及产状

  • 图7 黄泥坑金矿床0号勘探线剖面图(据徐燕君等,2012修改)

  • 1 —寒武系水石组;2—花岗闪长岩;3—剪切带;4—地质界线;5—矿体;6—钻孔及编号

  • 图8 黄泥坑金矿床矿石镜下照片(据王磊等,2017吴晨光等,2017修改)

  • a—磁黄铁矿被毒砂交代;b—黄铁矿被毒砂和闪锌矿交代;c—黄铁矿与其他金属硫化物共生;d—黄铁矿与毒砂共生;e—颗粒状银金矿产于黄铁矿中;f—裂隙状银金矿产于毒砂中; Qtz—石英;Po—磁黄铁矿;Py—黄铁矿;Apy—毒砂;Gn—方铅矿;Spl—闪锌矿;Ccp—黄铜矿;Elt—银金矿

  • 表1 其他金矿点特征一览

  • 4.2 构造控矿因素

  • 黄泥坑—丰木地区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区内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加里东期的韧性剪切断裂构造变形作用初步富集了围岩中的金元素,如肇庆河台金矿的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千糜岩金含量已可以达到最低工业品位 3×10-6 要求(陈好寿等,1988朱江建等,2018周浩等,2018);燕山期断裂构造由挤压向伸展拉张转变,发育脆性断裂构造,对金矿含矿流体的运移、沉淀控制十分明显,是金矿床的主要容矿构造(曲亚军,1991陈柏林等,1999)。区内金矿床(点)与脆性剪切带关系十分密切,脆性剪切带是金矿床的导矿及容矿构造(邓飞等,2015),如黄泥坑金矿体产在脆性剪切带的减压扩容带中(徐燕君等,2012)。粤西金矿带或金矿田大部分产于北东向广宁—罗定区域性的深大断裂带上,该带处在地壳深层环境下韧性剪切作用同时成岩成矿,同时该带演化后期产生继承的脆性剪切带系统叠加于韧性剪切带之上而导致叠加成矿的条件。说明该断裂带是粤西寻找剪切带型金矿的重要成矿带。

  • 4.3 岩浆岩控矿因素

  • 黄泥坑—丰木地区寒武系经区域变质作用及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局部初步富集金元素,后期特别是印支期及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使得赋金层中的成矿物质进一步活化富集,成矿流体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如在地层中的层间破碎带富集成矿。产出于寒武系变质地层中的黄泥坑金矿床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主要金矿体产出于花岗闪长岩体群的接触带,近岩体处近矿围岩蚀变较强烈,显示金矿化富集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邓飞等,2015)。粤西大多数金矿床在空间分布上与花岗岩类有关,金矿床既有产于花岗岩类的外围(或深部)也有产于花岗岩内。

  • 5 找矿预测

  • 从目前黄泥坑—丰木地区金矿勘查结果发现区内具有良好的剪切带型金的找矿潜力。勘查的重点目标是寒武系、震旦系的赋金层以及断裂剪切带或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带。基于前人的地球化学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工作(杨长明等, 2022沈瑞峰等,2023曹锦元等,2023),结合本研究认识,提出以下4个找矿靶区供进一步勘查(图9)。

  • 图9 黄泥坑—丰木地区找矿预测区分布图

  • 1—第四系;2—白垩系;3—三叠系;4—泥盆系;5—寒武系;6—震旦系;7—燕山期花岗岩;8—印支期花岗岩;9—加里东期花岗岩;10—整合地质界线;11—不整合地质界线;12—断层;13—(脆)韧性剪切带;14—找矿预测靶区;15—金重砂异常及编号;16—水系异常及编号;17—金矿床;18—金矿点;19—研究区

  • 花山找矿靶区1:位于研究区的北东部,为黄泥坑金矿床的北东延伸。主要依据:该区对成矿有利的赋金层寒武系出露面积大,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区内有与矿化关系密切的小岩体断续岀露。找矿远景区内有 11、13号 Au乙 1类综合异常,为广东省 Au 异常最强的区域之一。区内有 146 号强金自然重砂异常。这些异常与已知金矿床点高度吻合。

  • 西牛坑找矿靶区 2:位于研究区的南东部。主要依据:该区对成矿有利的赋金层震旦系—寒武系出露面积大,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区内有与矿化关系密切的小岩体断续岀露。找矿远景区内有 21 号 AuMo 乙 1 类综合异常和 146 号强金自然重砂异常,异常与已知金矿点位置相吻合。

  • 先锋顶找矿靶区 3:位于研究区的南面。主要依据:该区对成矿极为有利的赋金层震旦系—寒武系出露面积大。北东向断裂构造及其次级断裂裂隙构造发育,沿断裂构造部位已发现多处金矿化现象。找矿远景区内有 30号 AuCu乙 3类综合异常和 59 号强金自然重砂异常,这些异常与已知金矿点、新发现的金矿化点高度吻合。

  • 罗密找矿靶区 4:位于研究区的北西面。主要依据:该区对成矿极为有利的赋金层寒武系有较大面积出露。找矿远景区内有 10号 Au乙 1类综合异常、141号金的强自然重砂异常,重砂异常面积略大于水系沉积物测量 Au异常,两者基本重叠,套合良好,这些异常与已知金矿点吻合。

  • 6 结论

  • (1)黄泥坑—丰木地区内金矿主要发育在剪切带中,黄泥坑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中发育金矿脉,该地区是良好的金矿化集中区,花岗闪长岩同样是金的成矿母岩,这为粤西地区金勘查提供了启示。

  • (2)黄泥坑—丰木地区内金矿受地层-构造-岩体三者联合控制,寒武系和震旦系是重要的赋金地层,区域变质作用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初步富集; 其深部或许因韧性剪切作用使得寒武系和震旦系中的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岩浆作用形成的热液流体对赋金层中金的迁移、富集具有重要作用,而浅部脆性断裂构造成为成矿物质的导矿、容矿空间。通过对该地区金矿床(点)的宏观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初步认为该地区内矿床(点)是与剪切作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 (3)基于黄泥坑—丰木地区控矿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控矿规律和工作程度,提出了4个有利的找矿靶区,即花山找矿靶区、西牛坑找矿靶区、先锋顶找矿靶区、罗密找矿靶区。

  • 致谢 两位匿名审稿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单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注释

  • ① 凌井生,陈础延,季明均,李泽田,胡谢天,符力奋,梁广星,黄灵辉,梁兆佳,陈楚湘,施纯溪 .1989. 广宁—罗定金矿带成矿预测及找矿方法研究[R]. 肇庆:广东省地质矿产局七一九地质大队,1−597.

  • ② 邓飞,吴小辉,肖思明,杨晓聪,孙万财,闫亚鹏,李坤,李龙 .2015. 广东 1∶5万凤岗圩、北市、古水、江屯圩幅区调报告[R]. 广州: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省佛山地质局,1−228.

  • ③ 覃慕陶,凌井生,王正云.1994. 粤西地区金成矿条件及远景预测研究[R]. 肇庆:广东省地质矿产局七一九地质大队;北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1−229.

  • ④ 广东省地质局 .1969. 怀集幅 F-49-5 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R].1−89.

  • ⑤ 邱文锋,卢赛虎,吴柱毅,郭碧莹,李江,朱劲松 .2022. 广东省广宁县丰木地区金矿普查报告(2022年度)[R]. 肇庆: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1−110.

  • 参考文献

    • 曹锦元, 张彦伟, 刘铭涛, 王居松, 张志军, 牛英杰, 赵秋来. 2023. 老挝塞公省达克金矿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J]. 矿产勘查, 14(7): 1086−1095.

    • 陈柏林, 董法先, 李中坚. 1999.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模式[J]. 地质论评, 45(2): 186−192.

    • 陈好寿, 余养成, 杨开渠, 张伟坚, 钟金带, 雷禹文 . 1988. 广东新洲 —河台金矿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8): 117−137.

    • 杜海燕, 郑卓, 敖文波, 郭良田, 汪礼明, 张德高, 范思莹, 李绪深, 许汉森, 孙晓明, 肖光铭, 杨胜雄, 梁池生, 梁俊平, 何俊美, 胡红栓. 2012. 广东地质新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760.

    • 简泉辉. 2017. 广东省丰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J]. 西部探矿工程, 29(6): 135−136.

    • 凌井生, 裘有守, 陈础延, 李蔚铮, 康大成. 1992. 云开地区及其外围金矿远景区成矿条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03.

    • 彭少梅. 1991. 新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J]. 矿产与地质, 5 (5): 375−381, 387.

    • 曲亚军 . 1991. 韧性剪切带内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J]. 辽宁地质, (2): 139−147.

    • 沈瑞峰, 王建统, 胡亚净, 孙保花, 豆贯铭. 2023. 河南省栾川县老王沟矿区多金属矿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J]. 矿产勘查, 14 (6): 942−951.

    • 王磊, 徐德明, 张鲲, 胡军, 肖光铭, 徐燕君 . 2017. 粤西黄泥坑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J]. 矿床地质, 36(2): 317−329.

    • 吴晨光, 郑义, 林振文. 2017. 粤西黄泥坑金矿矿物生成序列: 显微岩相-矿相学及SEM-EDS[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 (4): 133−144.

    • 徐燕君, 罗义付, 肖光铭, 罗大略, 胡耀国. 2012. 粤西黄泥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8(4): 369−375.

    • 杨长明, 黄文海, 杨齐智, 严彦, 何中元, 宾文梁 . 2022. 湘南铜山岭 —巍家矿田钨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J]. 矿产与地质, 36(5): 922−932.

    • 杨大欢, 武国忠 . 2018. 广东省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谱系[J]. 地质与资源, 27(2): 173−185.

    • 叶天竺, 吕志成, 庞振山, 张德会, 刘士毅, 王全明, 刘家军, 程志中, 李超玲, 肖克炎, 甄世明, 杜泽忠, 陈正乐. 2014.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总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702.

    • 翟伟, 李兆麟, 黄栋林, 文拥军, 全亚荣. 2002. 粤西河台韧性剪切带金矿床深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矿床地质, 21(S1): 1087−1090.

    • 周浩, 朱江建, 林舸, 曾桥松, 汪树栋. 2018. 广东河台金矿应力场演化研究[J]. 矿产勘查, 9(2): 275−280.

    • 朱江建, 林舸, 曾桥松. 2018. 广东河台金矿滑痕线理与金矿体的关系及成矿意义[J]. 矿产勘查, 9(3): 333−341.

图1 黄泥坑—丰木地区区域构造简图(据王磊等,2017 修改)
图2 黄泥坑—丰木地区区域地质及矿产分布图
图3 黄泥坑—丰木地区地质略图
图4 黄泥坑—丰木地区水系沉积物、金自然重砂测量异常和金矿床(点)分布图
图5 丰木AP1综合异常剖析图
图6 黄泥坑金矿床地质简图(据徐燕君等,2012修改)
图7 黄泥坑金矿床0号勘探线剖面图(据徐燕君等,2012修改)
图8 黄泥坑金矿床矿石镜下照片(据王磊等,2017吴晨光等,2017修改)
图9 黄泥坑—丰木地区找矿预测区分布图
表1 其他金矿点特征一览

相似文献

  • 参考文献

    • 曹锦元, 张彦伟, 刘铭涛, 王居松, 张志军, 牛英杰, 赵秋来. 2023. 老挝塞公省达克金矿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J]. 矿产勘查, 14(7): 1086−1095.

    • 陈柏林, 董法先, 李中坚. 1999.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模式[J]. 地质论评, 45(2): 186−192.

    • 陈好寿, 余养成, 杨开渠, 张伟坚, 钟金带, 雷禹文 . 1988. 广东新洲 —河台金矿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8): 117−137.

    • 杜海燕, 郑卓, 敖文波, 郭良田, 汪礼明, 张德高, 范思莹, 李绪深, 许汉森, 孙晓明, 肖光铭, 杨胜雄, 梁池生, 梁俊平, 何俊美, 胡红栓. 2012. 广东地质新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760.

    • 简泉辉. 2017. 广东省丰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J]. 西部探矿工程, 29(6): 135−136.

    • 凌井生, 裘有守, 陈础延, 李蔚铮, 康大成. 1992. 云开地区及其外围金矿远景区成矿条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03.

    • 彭少梅. 1991. 新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J]. 矿产与地质, 5 (5): 375−381, 387.

    • 曲亚军 . 1991. 韧性剪切带内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J]. 辽宁地质, (2): 139−147.

    • 沈瑞峰, 王建统, 胡亚净, 孙保花, 豆贯铭. 2023. 河南省栾川县老王沟矿区多金属矿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J]. 矿产勘查, 14 (6): 942−951.

    • 王磊, 徐德明, 张鲲, 胡军, 肖光铭, 徐燕君 . 2017. 粤西黄泥坑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J]. 矿床地质, 36(2): 317−329.

    • 吴晨光, 郑义, 林振文. 2017. 粤西黄泥坑金矿矿物生成序列: 显微岩相-矿相学及SEM-EDS[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 (4): 133−144.

    • 徐燕君, 罗义付, 肖光铭, 罗大略, 胡耀国. 2012. 粤西黄泥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8(4): 369−375.

    • 杨长明, 黄文海, 杨齐智, 严彦, 何中元, 宾文梁 . 2022. 湘南铜山岭 —巍家矿田钨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J]. 矿产与地质, 36(5): 922−932.

    • 杨大欢, 武国忠 . 2018. 广东省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谱系[J]. 地质与资源, 27(2): 173−185.

    • 叶天竺, 吕志成, 庞振山, 张德会, 刘士毅, 王全明, 刘家军, 程志中, 李超玲, 肖克炎, 甄世明, 杜泽忠, 陈正乐. 2014.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总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702.

    • 翟伟, 李兆麟, 黄栋林, 文拥军, 全亚荣. 2002. 粤西河台韧性剪切带金矿床深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矿床地质, 21(S1): 1087−1090.

    • 周浩, 朱江建, 林舸, 曾桥松, 汪树栋. 2018. 广东河台金矿应力场演化研究[J]. 矿产勘查, 9(2): 275−280.

    • 朱江建, 林舸, 曾桥松. 2018. 广东河台金矿滑痕线理与金矿体的关系及成矿意义[J]. 矿产勘查, 9(3): 33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