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引用本文: 俎新许,陈倩倩,李锋,叶星,赵鑫,王淼. 2024. 豫西夹沟铝土矿床古地理环境分析[J]. 矿产勘查,15(S1):283-289.

Citation: Zu Xinxu,Chen Qianqian,Li Feng,Ye Xing,Zhao Xin,Wang Miao. 2024. Analysis of the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factors for the auxite deposit in Jiagou Henan Province[J]. Mineral Exploration,15(S1):283-289.

作者简介:

俎新许,男,1986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地质研究及勘查工作;E-mail:369591223@qq.com。

中图分类号:P5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01(2024)s1-0283-07

DOI:10.20008/j.kckc.2024s1043

参考文献
班宜红, 郭锐, 王军强, 孔德成, 董晓荣, 付恒一 . 2012. 河南省钙红土风化壳型铝土矿沉积规律及找矿远景概论[J]. 矿产与地质, 26(3): 210-220.
参考文献
丰恺. 1992. 河南铝土矿成因的一点认识[J]. 轻金属, (7): 1-8.
参考文献
付治国, 王军强, 张沛垚. 2009. 河南嵩箕地区铝土矿的次生富集规律[J]. 地质找矿论丛, 24(1): 28-33.
参考文献
蒋芹, 韩长寿, 薛亚飞, 龙康华 . 2020. 河南省嵩箕地区南部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J]. 轻金属, (10): 5-11.
参考文献
郎岩峰, 殷建锋, 何鹏, 徐琪惠, 巴安民. 2016. 河南铝土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勘查方向[J]. 矿产勘查, 7(5): 767-773.
参考文献
李国平, 张瑜麟 . 2013. 河南铝土矿含矿岩系基本地质特征研究 [J]. 矿产勘查, 4(5): 485-495.
参考文献
李志晖, 陈鹏, 王小高, 马静, 陈旺, 郭甲 . 2014. 河南下冶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 矿产勘查, 5(5): 720-727.
参考文献
涂恩照. 2018. 河南申家沟铝土矿化学元素分布及特征研究[J]. 矿产勘查, 9(1): 62-69.
参考文献
王令全, 王军强, 马晓辉, 徐长钊, 张坤, 崔蓓蕾, 付治国. 2012. 河南石炭系本溪组古生物学划分对比方法研究[J]. 地质与勘探, 48 (1): 49-57.
参考文献
王绍龙 . 1992. 再论河南 G 层铝土矿的物质来源[J]. 河南地质, (1): 15-19.
参考文献
王征征, 杨延伟, 范旭光, 刘文斌, 阎昆, 王丽伟 . 2019. 豫中关庙— 大坪地区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规律[J]. 矿产勘查, 10 (5): 1082-1092.
参考文献
温同想 . 1996. 河南石炭纪铝土矿地质特征[J].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1(4): 491-579.
参考文献
温同想, 陈玉钧, 李汇湘, 王艺生, 郭洪恩. 1984. 夹沟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河南地质, (2): 1-7.
参考文献
瓮纪昌, 李文智, 汪慧军. 2008. 豫西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与找矿方向[C]//河南地球科学通报 2008 年卷(上册).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86-90.
参考文献
吴国炎, 姚公一, 吕夏. 1996. 河南铝土矿床[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
吴秀元, 席运宏, 阎国顺. 1987. 河南省西北部本溪组植物群[J]. 古生物学报, 26(4): 420-434.
参考文献
杨延伟, 卢欣祥, 侯广顺, 朱康钰, 杨崇科, 郭晓伟 . 2018. 河南关庙 —大坪地区铝土矿岩相学特征及成矿物源分析[J]. 矿产与地质, 32(6): 978-986.
参考文献
袁跃清. 2005. 河南省铝土矿床成因探讨[J]. 矿产与地质, 19(1): 52-56.
参考文献
赵彦巧, 郭凯旋, 韩昭, 郭方方, 黑文艳. 2016. 河南石寺—北冶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富集规律[J]. 矿产勘查, 7(6): 275-281.
参考文献
俎新许, 陈倩倩, 李锋, 叶星, 刘二欢, 陶驰. 2019a. 河南省上石炭统本溪组沉积相分析[J]. 矿产与地质, 33(4): 683-689.
参考文献
俎新许, 陈倩倩, 李锋, 叶星, 刘二欢, 陶驰. 2019b. 河南赵沟耐火黏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 矿产勘查, 10(10): 2630- 2637.
目录contents

    摘要

    夹沟铝土矿赋存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剥蚀面上,含矿层位为上石炭统本溪组,为一大型铝土矿床。查阅前人对该区的研究成果,结合矿区大量基础资料,从矿床地质特征、沉积相、古气候、地球化学、生物生态等多角度开展综合研究,表明该区矿床古地理环境是气候湿热的近海陆交互环境。通过对其古地理环境的分析,提高该区古地理环境研究程度,也为后续矿山开发利用和矿区深部找矿提供指导。

    Abstract

    The Jiagou bauxite deposit occurred in the paleo weathered erosion surface of ordovician carbonate rock, the ore-bearing horizon was the Benxi Group strata of Lower carboniferous series. The mine was a large bauxite deposit. The pala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bauxite in this area is poorly studied. Summarize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basic data of mining are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edimentary facies, palaeoclimate, geochemistry and biology and ecology shows that the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the deposit was an sea-land interaction with humid and hot climate. The study degree of pala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in this area has been improved. I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mine exploitation and deep prospecting.

    关键词

    铝土矿床古地理环境河南

  • 0 引言

  • 夹沟铝土矿区位于东经 112° 50′00″~112° 53′45″,北纬34°31′57″~34°32′50″,行政隶属偃师市府店镇,西自口孜,东至宋寨,东西长5.74 km,南北宽 1.55 km,面积 8.9 km2。多年来,有关单位在该矿区投入了大量勘查工作,其中包括钻孔297个、各类测试 5000 余项,最终获得资源量 1400 万 t,提交了一个大型铝土矿床。前人也对该矿区铝土矿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物源等有一定研究(赵彦巧等,2016涂恩照,2018杨延伟等,2018王征征等, 2019蒋芹等,2020),但对其古地理环境研究较少。本文将对夹沟铝土矿区大量基础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地质特征,通过多方面因素分析其古地理环境。

  • 1 区域地质背景

  • 夹沟铝土矿区位于河南铝土矿重要产区嵩箕地区北部(图1)。嵩箕地区构造单元属于华北板块山西台背斜嵩箕台隆,有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 北北东向构造带 3 个体系复合。其中,近东西向和北西向两组构造是控制铝土矿发育的构造因素。地层分区属华北区豫西分区嵩箕小区,太古宇和古元古界变质岩系分布于嵩山复背斜和嵩箕复背斜的核部,中新元古界和古生届分布于复背斜的两翼,中新生借分布于断陷盆地中(付治国等,2009)。区内岩浆活动较弱,主要为小的岩体和种类繁多的脉岩。

  • 图1 嵩箕地区地质略图(据付治国等,2009修改)

  • 1 —第四系、第三系;2—三叠系;3—二叠系;4—奥陶系、寒武系;5—中新元古界;6—古元古界、太古宇;7—花岗岩;8—断层

  • 2 矿床地质特征

  • 矿区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上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和第四系。矿区区域上位于华北板块南部,嵩山复背斜北翼,为一北倾的舒缓单斜构造。铝土矿床赋存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侵蚀面上,上石炭统本溪组的中上部。

  • 2.1 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 矿区主矿层共圈定 3 个矿体:1 号矿体长 4220 m,宽 200~400 m,最大宽度 510 m,厚度 0.87~44.86 m,平均厚度 7.39 m,Al2O3 平均含量为 67.46%, A/S 平均为 6. 0;2 号矿体长 300 m,宽 180 m,厚度 1.71~5.88 m,平均厚度 3.15 m,Al2O3平均含量为 65.22%, A/S平均为 4.2;3号矿体长 100 m,宽 120 m,厚度 5.83~7.70 m,平均厚度 6.77 m, Al2O3平均含量为 62.52%, A/S 平均为 3.9。3 个矿体原本为一体,由于风化剥蚀而断开。其中,1号矿体占全区总储量的95.4%,其矿体特征简述如下。

  •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溶斗状,厚大的透镜状和溶斗状之间常有薄矿层相连,形成大型矿床。矿体总的产状是向北缓倾斜的单斜层(图2),平均倾角为 18°~20°,矿体东西向展延,局部受古地形影响产状变化大。矿体平面形态比较规整,成时凸时凹的长条状。矿体形态严格受基底古岩溶地形控制,古地形平坦,矿体呈似层状;古地形低洼,矿体呈透镜状;古地形为岩溶漏斗,矿体呈溶斗状。1 号矿体几种形态同时出现,互相连接构成联合形态。矿体厚度严格受基底古岩溶地形控制。厚度主要为0.87~44.86 m,最薄0. 09 m。其中1~8 m的厚度频率为 80%;大厚度较多,但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在 71~13 线和 18~20 线间。矿体由特大厚度向南多为突然尖灭,向北多为逐渐变薄。

  • 图2 夹沟矿区横12线剖面简图

  • 1 —钻孔及编号;2—铝土矿层;3—第四系;4—下二叠统山西组;5—上石炭统太原组;6—上石炭统本溪组;7—中奥陶统马家沟组

  • 2.2 矿石结构、构造

  • 矿区矿石结构包括豆鮞状结构、碎屑状结构、豆鮞碎屑状结构、显微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隐晶质泥状结构等,以豆鮞状结构(比例最大)(图3)、碎屑状结构和显微晶质结构为主。豆鮞状结构中豆鮞占45%~70%,主要由硬水铝石组成,次要矿物有水云母、高岭石和褐铁矿。硬水铝石呈细小的薄片状杂乱分布;水云母和高岭石呈细小鳞片状集合体,不均匀地分布于豆鮞中,粒径直径 0. 073~2. 000 mm,豆粒直径 2. 000~5.445 mm,呈圆形、卵圆形、扁圆形定向、半定向排列。豆鮞中心或为水云母、高岭石、褐铁矿,或为结晶较好的水铝石,或为陆源碎屑金红石、锆英石、电气石、石英等;边缘为隐晶质水铝石。

  • 矿区矿石构造包括块状构造、薄层状构造、定向半定向构造、多孔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土状构造等,以块状构造为主,地表多见多孔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和疏松土状构造。块状构造为矿石结构均匀、致密而性硬,可经风化作用二变为疏松土状构造,这类矿石在薄片中也可见到极细小的、被呈流动的细微层理所包围的碎屑,镜下称为显微流动构造。

  • 图3 豆鮞状含黏土质硬铝石铝质岩(单偏光)

  • 2.3 矿石物质成分

  •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硬水铝石(含量 45%~95%),其次为水云母、叶蜡石(二者含量为 5%~25%)、高岭石(5%~25%)、蒙脱石(少量)、绿泥石 (2%~30%)、褐铁矿(5%~25%)等。少量及微量矿物有石英、钠长石、方解石、黄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电气石、菱铁矿、磁铁矿、钛铁矿等。

  • 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Al2O3、SiO2、Fe2O3、TiO2,其次为CaO、MgO、K2O、Na2O、Li2O、S、P2O5、Ga、V2O5等。Al2O3、SiO2 和 Fe2O3 三者之和为 80% 以上;Al2O3 与 SiO2、Fe2O3为明显的负相关,与TiO2为正相关,与Ga 呈不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图4)。

  • 图4 铝土矿中Al2O3、SiO2、Fe2O3、TiO2、Ga散点图

  • 2.4 矿石类型的划分

  • 矿石类型有硬水铝石型矿石,高岭石、水云母 —硬水铝石型矿石,赤铁矿、褐铁矿—硬水铝石型矿石,黄铁矿—硬水铝石型矿石,绿泥石—硬水铝石型矿石等五个类型,以硬水铝石型为主。硬水铝石型又可分为块状、豆鮞状、碎屑状和多孔状(及蜂窝状)铝土矿4个亚类。

  • 3 古地理环境

  • 3.1 古构造轮廓

  •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南部,区内古构造线的主要方向以近东西向为特征,其次为北西向构造,控制着本区主要隆起区和坳陷区的分布(图5)(温同想等,1984俎新许等,2019a)。这一构造格局在早元古代就已形成,并经历了长期而强烈的构造演变过程。

  • 晚石炭世早期的隆起剥蚀区和期间的坳陷区,仍保持着近东西向和北西向的分布特征。4个隆起区自北而南分别为岱嵋寨古隆起、嵩山古隆起、箕山—长葛古隆起及洛固古隆起区。坳陷区依次为新安坳陷(北北东向延伸,由北向南坳陷幅度逐渐增大)、陕渑坳陷、龙巩坳陷、登密坳陷(仅东西向延伸,除龙巩坳陷为由南向北坳陷幅度逐渐增大外,其余坳陷是由南向东坳陷幅度逐渐增大)、禹州坳陷、鲁宝坳陷、临汝坳陷和宜阳坳陷(这 4 个坳陷呈北西向延伸)。这些隆起和坳陷对铝土矿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隆起区为坳陷区提供丰富的铝质来源,坳陷区是含铝岩系和铝土矿的主要沉积富集和保存场所(王绍龙,1992吴国炎等,1996班宜红等,2012郎岩峰等,2016)。夹沟矿区位于龙巩盆地中部的南缘,距离嵩山隆起区很近,是铝土矿形成的良好地区。

  • 图5 河南省晚石炭世古构造、古陆隆起及沉积相分布图(俎新许等,2019a

  • 1—古陆(岛)隆起;2—相区界线;3—古断裂;4—省界;5—古坳陷;6矿区位置;7—沉积相(A—潟湖-砂坝-海湾相;B—潟湖-海湾-沼泽相;C—滨海-潟湖-沼泽相)

  • 3.2 古地理环境分析

  • 3.2.1 沉积相分析

  • 中奥陶世后受加里东运动影响,本区由海洋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准平原化过程达 1.5 亿年之久,直到本溪期末才又下沉被海水覆盖,本溪组覆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侵蚀面上。严格受古侵蚀面控制,沉积物以泥质为主,由于该时期地壳稳定下降,海水由北部和东部漫侵本区,形成陆表海。本溪期整体地势北低南高、西高东低,为平缓倾斜的准平原化盆地。盆地西南缘为洛固古陆,西北侧为中条古陆。由于这两个古陆的制约使沉积区在平面上形状为潼关、新蔡、林县连成的三角形,且新林边为开阔边。盆地内分布着许多丘陵和高地,使其成为障壁。海水呈半流通状态,减弱了海水的能量。波浪和潮汐作用很弱,为低能环境。盆地内古岛有嵩箕岛群、长葛古岛、浚县古岛、岱嵋寨古岛、池山古岛、武陟古岛(图5)。夹沟矿区在次一级的龙巩盆地中,夹沟外围环绕一些小的水下高地,东侧有一小的潮溪、造成潮溪局部高能地带。

  • 夹沟矿区这小范围内的地形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表径流向北或西流动。在矿区北部有一东西向延伸的高地,此高地和嵩山古岛间是一个凹槽地形,是沉积铝土矿的良好场所。夹沟矿区处在潟湖沼泽相带内(图5)(丰恺,1992袁跃清,2005俎新许等,2019b),沉积厚度一般 5~10 m,愈接近古岛愈薄,沉积厚度只有 2~3 m。潟湖沼泽相的沉积物特点是含植物化石泥岩。铝(黏)土矿也随相带的环境不同而变化,本相带的特征是铝土矿为主,黏土矿为副。从夹沟矿区铝土矿的颗粒变化来看,垂向上豆鮞颗粒和砂屑颗粒常呈互层状不规则产出。在平面上由陆向海方向,存在颗粒由大变小现象。矿区矿石中广泛发育碎屑结构,这说明潟湖沼泽相沉积的铝土矿是在海水时进时退、动荡与平静交叉作用下,发动机械搬运,筛选和再沉积。因为铝土矿在半固结状态下,经水动力作用而短距离搬运再沉积才能形成内碎屑结构。

  • 3.2.2 古气候条件

  • 气候对铝土矿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采集的一组古地磁样分析结果,古纬度为 31.1°。据古地磁资料显示,晚石炭世河南位于中低纬度区,在北纬12.9°~27.6°(瓮纪昌等,2008)。据其他文献得知,夹沟位于志留纪和石炭纪古赤道之间 (温同想,1996)。因此,本区从志留纪到石炭纪这段时期,纬度的变化是由南温带经赤道向北温带移动,在一亿多年内都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古气候环境 (俎新许等,2019b)。同时,本区植物化石为蕨类、鳞木、羊齿,动物化石为温水型蜓类。上述发现表明,本区的气候是湿热的,而且有干旱季节。

  • 3.2.3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硼是区别海相和陆相沉积物的最可靠的指相元素。沉积物中硼的含量与水体中硼的含量有关,水体中的硼来自陆源碎屑中的电气石(李国平和张瑜麟,2013)。据表1 可知,夹沟矿区和偃巩荥矿带的指相结果是一致的。除硼和锰示为海相外,锶、镓、镍和钍铀比则表示为陆相,而铜和硼镓比则示为海陆相。

  • 表1 铝土矿指相元素值对比

  • 注:数据据温同想,1996

  • 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夹沟矿区的指相元素既有海相特征又有陆相特征,说明其是近海陆交互相,进一步证明了晚石炭世早期海水时进时退,受古岛淡水作用影响,矿区形成很复杂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另外也可能是,本溪期厚度不大的陆相沉积物,在太原期海侵时受到海水浸泡形成的。

  • 3.2.4 生物生态分析

  • 夹沟晚石炭世早期以植物化石为主,主要是蕨类植物及部分裸子植物。未见动物化石。在ZK704 和 ZK1704两孔取 7个孢粉分析样品(共取 16个,其他含孢粉很少,样品送往地科院地科所)含较多的孢粉,且孢子多于花粉。孢子在组合中的含量是 79.9%~88.1%,平均 83.25%,其中三缝孢属 42.6%~67.6%,单缝孢属 20.5%~41.4%。花粉 7.3%~19.2%,平均 14.85%。孢子以蕨类孢子为主,花粉以少数原始银杏苏铁类及原始有囊松柏类的裸子类植物为主。

  • 晚石炭世后期矿区植物化石有栉座延羊齿,带科达、楔叶、鳞木、栉羊齿等。动物化石有长身贝、纺锤虫、长似纺锤虫、阿翁贝、海百合茎、犬齿珊瑚和腕足类(吴秀元等,1987王令全等,2012)。

  • 从生物生态的角度,石炭纪海水时进时退,时静时动,有沼泽化现象。从大型植物生长角度,在湖盆边部,古岛坡脚处有千尼尔砂岗平行海岸线形成,滨岸沼泽与海隔开,使泥炭和黏土得以沉积。但晚石炭世早期海水浅,淡水化明显,含盐度低,植物发育,沼泽化发育。晚石炭世中后期海水较深,3 次海侵,水深 20~200 m,含盐度正常,海水略有动荡,水温 20℃左右(李志晖等,2014),形成清水沉积组合。海退时,在沼泽地形成炭质泥岩或煤炭。

  • 3.2.5 硫同位素分析

  • 据表2可知,含铝岩系中黄铁矿的S32/S34平均值 (21.88)十分接近石炭纪古海洋水硫酸盐的比值 (21.83),仅相差 0. 05,这说明硫源地与古海水相关。但5个含铝岩系硫同位素样品由40%S34值大于石炭纪海水的 δS34值(15‰),说明古海水不是含铝岩系唯一的硫源地。对比基底碳酸盐岩样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δS34 和 S32/S34 值分别为 24.9 和 21.64,与含铝岩系的相应值相似,说明含铝岩系中的硫是由基底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黄铁矿供给的。这种硫源地关系表明,本溪组的沉积不属纯海相,也不属纯陆相,而是近海陆交互相。

  • 表2 黄铁矿硫同位素数据对比

  • 4 结论

  • (1)夹沟铝土矿床沉积相是泻湖沼泽相,古气候温暖湿润,地球化学及硫同位素指相近海陆交互相,生物生态表明是海水时进时退。

  • (2)矿床古地理环境为气候湿热的近海陆交互环境,提高了该区古地理环境研究程度,为后续矿山开发利用和矿区深部找矿提供了指导。

  • 参考文献

    • 班宜红, 郭锐, 王军强, 孔德成, 董晓荣, 付恒一 . 2012. 河南省钙红土风化壳型铝土矿沉积规律及找矿远景概论[J]. 矿产与地质, 26(3): 210-220.

    • 丰恺. 1992. 河南铝土矿成因的一点认识[J]. 轻金属, (7): 1-8.

    • 付治国, 王军强, 张沛垚. 2009. 河南嵩箕地区铝土矿的次生富集规律[J]. 地质找矿论丛, 24(1): 28-33.

    • 蒋芹, 韩长寿, 薛亚飞, 龙康华 . 2020. 河南省嵩箕地区南部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J]. 轻金属, (10): 5-11.

    • 郎岩峰, 殷建锋, 何鹏, 徐琪惠, 巴安民. 2016. 河南铝土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勘查方向[J]. 矿产勘查, 7(5): 767-773.

    • 李国平, 张瑜麟 . 2013. 河南铝土矿含矿岩系基本地质特征研究 [J]. 矿产勘查, 4(5): 485-495.

    • 李志晖, 陈鹏, 王小高, 马静, 陈旺, 郭甲 . 2014. 河南下冶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 矿产勘查, 5(5): 720-727.

    • 涂恩照. 2018. 河南申家沟铝土矿化学元素分布及特征研究[J]. 矿产勘查, 9(1): 62-69.

    • 王令全, 王军强, 马晓辉, 徐长钊, 张坤, 崔蓓蕾, 付治国. 2012. 河南石炭系本溪组古生物学划分对比方法研究[J]. 地质与勘探, 48 (1): 49-57.

    • 王绍龙 . 1992. 再论河南 G 层铝土矿的物质来源[J]. 河南地质, (1): 15-19.

    • 王征征, 杨延伟, 范旭光, 刘文斌, 阎昆, 王丽伟 . 2019. 豫中关庙— 大坪地区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规律[J]. 矿产勘查, 10 (5): 1082-1092.

    • 温同想 . 1996. 河南石炭纪铝土矿地质特征[J].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1(4): 491-579.

    • 温同想, 陈玉钧, 李汇湘, 王艺生, 郭洪恩. 1984. 夹沟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河南地质, (2): 1-7.

    • 瓮纪昌, 李文智, 汪慧军. 2008. 豫西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与找矿方向[C]//河南地球科学通报 2008 年卷(上册).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86-90.

    • 吴国炎, 姚公一, 吕夏. 1996. 河南铝土矿床[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吴秀元, 席运宏, 阎国顺. 1987. 河南省西北部本溪组植物群[J]. 古生物学报, 26(4): 420-434.

    • 杨延伟, 卢欣祥, 侯广顺, 朱康钰, 杨崇科, 郭晓伟 . 2018. 河南关庙 —大坪地区铝土矿岩相学特征及成矿物源分析[J]. 矿产与地质, 32(6): 978-986.

    • 袁跃清. 2005. 河南省铝土矿床成因探讨[J]. 矿产与地质, 19(1): 52-56.

    • 赵彦巧, 郭凯旋, 韩昭, 郭方方, 黑文艳. 2016. 河南石寺—北冶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富集规律[J]. 矿产勘查, 7(6): 275-281.

    • 俎新许, 陈倩倩, 李锋, 叶星, 刘二欢, 陶驰. 2019a. 河南省上石炭统本溪组沉积相分析[J]. 矿产与地质, 33(4): 683-689.

    • 俎新许, 陈倩倩, 李锋, 叶星, 刘二欢, 陶驰. 2019b. 河南赵沟耐火黏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 矿产勘查, 10(10): 2630- 2637.

图1 嵩箕地区地质略图(据付治国等,2009修改)
图2 夹沟矿区横12线剖面简图
图3 豆鮞状含黏土质硬铝石铝质岩(单偏光)
图4 铝土矿中Al2O3、SiO2、Fe2O3、TiO2、Ga散点图
图5 河南省晚石炭世古构造、古陆隆起及沉积相分布图(俎新许等,2019a
表1 铝土矿指相元素值对比
表2 黄铁矿硫同位素数据对比

相似文献

  • 参考文献

    • 班宜红, 郭锐, 王军强, 孔德成, 董晓荣, 付恒一 . 2012. 河南省钙红土风化壳型铝土矿沉积规律及找矿远景概论[J]. 矿产与地质, 26(3): 210-220.

    • 丰恺. 1992. 河南铝土矿成因的一点认识[J]. 轻金属, (7): 1-8.

    • 付治国, 王军强, 张沛垚. 2009. 河南嵩箕地区铝土矿的次生富集规律[J]. 地质找矿论丛, 24(1): 28-33.

    • 蒋芹, 韩长寿, 薛亚飞, 龙康华 . 2020. 河南省嵩箕地区南部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研究[J]. 轻金属, (10): 5-11.

    • 郎岩峰, 殷建锋, 何鹏, 徐琪惠, 巴安民. 2016. 河南铝土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勘查方向[J]. 矿产勘查, 7(5): 767-773.

    • 李国平, 张瑜麟 . 2013. 河南铝土矿含矿岩系基本地质特征研究 [J]. 矿产勘查, 4(5): 485-495.

    • 李志晖, 陈鹏, 王小高, 马静, 陈旺, 郭甲 . 2014. 河南下冶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 矿产勘查, 5(5): 720-727.

    • 涂恩照. 2018. 河南申家沟铝土矿化学元素分布及特征研究[J]. 矿产勘查, 9(1): 62-69.

    • 王令全, 王军强, 马晓辉, 徐长钊, 张坤, 崔蓓蕾, 付治国. 2012. 河南石炭系本溪组古生物学划分对比方法研究[J]. 地质与勘探, 48 (1): 49-57.

    • 王绍龙 . 1992. 再论河南 G 层铝土矿的物质来源[J]. 河南地质, (1): 15-19.

    • 王征征, 杨延伟, 范旭光, 刘文斌, 阎昆, 王丽伟 . 2019. 豫中关庙— 大坪地区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规律[J]. 矿产勘查, 10 (5): 1082-1092.

    • 温同想 . 1996. 河南石炭纪铝土矿地质特征[J].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1(4): 491-579.

    • 温同想, 陈玉钧, 李汇湘, 王艺生, 郭洪恩. 1984. 夹沟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河南地质, (2): 1-7.

    • 瓮纪昌, 李文智, 汪慧军. 2008. 豫西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与找矿方向[C]//河南地球科学通报 2008 年卷(上册).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86-90.

    • 吴国炎, 姚公一, 吕夏. 1996. 河南铝土矿床[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吴秀元, 席运宏, 阎国顺. 1987. 河南省西北部本溪组植物群[J]. 古生物学报, 26(4): 420-434.

    • 杨延伟, 卢欣祥, 侯广顺, 朱康钰, 杨崇科, 郭晓伟 . 2018. 河南关庙 —大坪地区铝土矿岩相学特征及成矿物源分析[J]. 矿产与地质, 32(6): 978-986.

    • 袁跃清. 2005. 河南省铝土矿床成因探讨[J]. 矿产与地质, 19(1): 52-56.

    • 赵彦巧, 郭凯旋, 韩昭, 郭方方, 黑文艳. 2016. 河南石寺—北冶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富集规律[J]. 矿产勘查, 7(6): 275-281.

    • 俎新许, 陈倩倩, 李锋, 叶星, 刘二欢, 陶驰. 2019a. 河南省上石炭统本溪组沉积相分析[J]. 矿产与地质, 33(4): 683-689.

    • 俎新许, 陈倩倩, 李锋, 叶星, 刘二欢, 陶驰. 2019b. 河南赵沟耐火黏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 矿产勘查, 10(10): 2630- 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