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引用本文: 产思维,张顺林,汪青松. 2024. 淮北三铺地区矽卡岩型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J]. 矿产勘查,15(4):567-577.

Citation: Chan Siwei,Zhang Shunlin,Wang Qingsong. 2024.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skarn-type deposits in the Sanpu area of Huaibei[J]. Mineral Exploration,15(4):567-577.

作者简介:

产思维,男,1984年生,高级工程师,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工作;E-mail:37628580@qq.com。

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01(2024)04-0567-11

DOI:10.20008/j.kckc.202404007

参考文献
产思维, 杨治. 2020. 安徽省淮北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J]. 中国地质调查, 7(3): 38‒44.
参考文献
产思维, 张顺林, 张家嘉. 2016. 安徽濉溪杨桥孜铜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J]. 地质学刊, 40(1): 64‒69.
参考文献
李全海, 方招信, 章中久, 盛中烈, 孙庆安, 郑世柱, 熊化龙, 唐开健. 2009. 淮北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的研究[J]. 安徽地质, 19(1): 27‒34.
参考文献
刘中学. 2021. 濉溪县三铺地区金矿赋存状态和矿体成因分析[J]. 资源信息与工程, 36(3): 37‒40.
参考文献
鲁杏, 张玲玲, 崔先文, 汪青松. 2022. 安徽淮北前常东铜铁矿区三维电性结构特征[J]. 华东地质, 43(3): 268‒275.
参考文献
路远发. 2004. GeoKit: 一个用VBA构建的地球化学工具软件包[J]. 地球化学, 33(5): 459‒464.
参考文献
佘昌亚. 2017. 前常铁铜矿床构造规律与探矿增储实践[J]. 现代矿业, 33(2): 225‒226.
参考文献
沈能平, 彭建堂, 袁顺达, 张东亮, 胡瑞忠. 2008. 湖北徐家山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与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 矿物学报, 28(2): 169‒176.
参考文献
孙亚力, 张立明, 张洪洲, 刘青. 2008. 秦楼铜金矿成矿控制条件及矿床成因分析[J]. 安徽地质, 18(1): 38‒41.
参考文献
孙引强, 梁猛, 苗安中, 刘亚彬, 丁园, 蔺鹏飞, 郭永强. 2019. 大兴安岭南段主要金属矿床的矿石铅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矿产勘查, 10(8): 1917‒1927.
参考文献
孙志远, 龙灵利, 王玉往, 罗照华, 胡其涛, 王孟龙. 2018. 新疆东天山红云滩铁矿床磁铁矿标型和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矿产勘查, 9(12): 2324‒2338.
参考文献
唐攀, 唐菊兴, 冷秋锋, 郑文宝, 林彬, 唐晓倩. 2016. 西藏轮郎铅锌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J]. 岩石矿物学杂志, 35(6): 1045‒1054.
参考文献
涂爱华. 2017. 安徽省濉溪县前常铜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 现代矿业, 33(6): 51‒52, 72.
参考文献
汪青松. 2010. 淮北地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控矿条件分析与成矿模式[J]. 资源调查与环境, 31(2): 103‒111.
参考文献
汪青松, 张顺林, 产思维. 2015. 皖北濉溪县杨桥孜铜金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资源调查与环境, 36(4): 285‒290.
参考文献
王乐乐. 2021. 安徽省濉溪县三铺地区秦楼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山东国土资源, 37(4): 1‒8.
参考文献
王乐乐, 周虎. 2019. 符离集断裂导岩控矿作用分析[J]. 现代矿业, 35(9): 26‒28, 34.
参考文献
王陆超, 汪吉林, 李磊. 2011. 徐宿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 地质学刊, 35(3): 247‒250.
参考文献
王伟, 汪青松. 2014. 安徽省濉溪县杨桥孜铜金矿重磁异常特征[J]. 安徽地质, 24(4): 268‒271.
参考文献
韦帅, 杨治, 邓宇峰, 程培生, 产思维, 毛思斌, 卢新哲, 袁峰. 2021. 徐宿弧安徽北段地区矽卡岩型Au-Fe-Cu矿床以及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J]. 岩石矿物学杂志, 40(2): 395‒410.
参考文献
韦帅, 杨治, 邓宇峰, 毛思斌, 程培生, 产思维, 袁峰, 王乐乐. 2022. 徐宿弧安徽北段杨桥孜金铜矿床岩浆岩成因: 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证据[J]. 地质学报, 96(11): 3867‒3885.
参考文献
徐昊铭. 2013. 淮北地区宿北断裂两侧成矿特征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参考文献
张亦弛, 余何, 郝建慧. 2023. 硫铅同位素研究进展及其在硫化物矿床中的应用[J]. 矿产勘查, 14(5): 785‒794.
参考文献
赵一鸣. 2012. 中国矽卡岩矿床[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参考文献
赵一鸣, 张轶男, 毕承思, 唐开健, 孙庆安. 1999. 安徽淮北三铺地区镁夕卡岩金(铜、铁)矿床生成地质环境、分带和流体演化[J]. 矿床地质, 18(1): 1‒3, 5‒10, 36.
参考文献
郑永飞. 2000.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朱炳泉. 1998. 地球科学中同位素体系理论与应用——兼论中国大陆壳幔演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80.
参考文献
朱文兵, 文成雄, 郭爱民, 关百成, 肖荣, 张贻舟, 杜云, 蔡毅, 陈志超. 2023. 湖南郴州铁石垅铅锌矿床地质及硫、铅同位素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J]. 矿产勘查, 14(9): 1584‒1594.
参考文献
朱裕生. 2007. 中国主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矿谱系[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目录contents

    摘要

    淮北三铺地区是皖北重要的铁多金属矿产地,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主要分布在三铺岩体南北接触带,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捕虏体和层间裂隙中。为总结三铺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规律,探讨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在分析三铺地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与三铺岩体有关的典型矿床中的矿石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硫具有岩浆来源与地层硫混合的多来源特征;矿石和岩体铅同位素具有低放射性铅特征和深源性的特点,矿石铅来源于岩体,铅的初始来源与下地壳或地幔有关。综合以上表明三铺地区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或地幔,且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活动除从下地壳或地幔带来成矿物质外,并驱使围岩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最后在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富集成矿,从而形成铁多金属矿床。

    Abstract

    The Sanpu area in Huaibei is an important iron polymetallic ore producing area in northern Anhui Province. The deposit type is mainly skarn-typ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contact zones of the Sanpu pluton. The ore body mainly occurs in the contact zone between the pluton and carbonate rock, xenoliths, and interlayer fractures.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mineralization patterns of skarn-type deposits in the Sanpu area and explore the sources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 geologys in the Sanpu area and conducts sulfur and lead isotope studies on the typical ores related to the Sanpu plut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lfur in the deposi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ultiple sources by mixing of magma and strata. The lead isotopes of ores and pluton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radioactive lead and deep source. The lead in ores comes from pluton, and the initial source of lead is related to the lower crust or mantle. Overall, the above indicates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the Sanpu area originated from the lower crust or mantle,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agmatic activity, Magmatic activity not only brings ore-forming materi- als from the lower crust or mantle, but also drive the activation and migration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the sur- rounding rocks, and finally enriches and forms iron polymetallic deposits near the contact zone between the pluton and carbonate rock.

  • 0 引言

  • 淮北三铺地区位于华北陆块东南缘,产出有铁、铜、金等矿产,属华北陆块成矿省鲁西中生代金铜铁成矿区(朱裕生,2007)。区内地质勘查和综合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多位学者对三铺地区的岩浆作用(韦帅等,2021)、成矿模式(李全海等,2009汪青松,2010)、成矿规律(产思维和杨治,2020)等开展过研究,该地区的岩浆活动及其成矿作用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

  • 三铺地区岩浆活动强烈,构造条件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化类型主要以赋存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层间裂隙和捕掳体中的矽卡岩型为主。三铺岩体是该区内面积最大、岩石类型较多的燕山期侵入复式岩体;是安徽省北部重要的铁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主要矿种有铁、铜、金,共伴生钴、银、硫、钨、钼、镓、硒、蹄等,综合利用价值较高。前人对三铺地区的矿床地质特征(汪青松等,2015佘昌亚,2017王乐乐,2021)、地球物理特征(王伟和汪青松,2014鲁杏等,2022)、金的赋存状态(产思维等,2016刘中学,2021)、流体包裹体(赵一鸣等, 1999)、矿床成因(孙亚力等,2008)、成岩成矿年代学(韦帅等,2022)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然而,针对三铺岩体周围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仍属空白。因此,本文在对三铺地区矽卡岩型矿床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典型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三铺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特征,为认识三铺地区矿床成矿作用提供地球化学依据,以期为后续的矿产勘查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 1 成矿地质背景

  •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东南缘徐淮地块淮北断褶带。前震旦纪发生了蚌埠、四堡、晋宁 3 次重要的地壳运动,形成了区内陆块基底构造格局,青白口纪—三叠纪,本区进入盖层发展时期,地壳运动以频繁振荡为主,印支期表现为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地台盖层发生褶皱,构成了本区北北东向构造的基本格架。侏罗纪后,燕山运动使先期形成的北北东向构造进一步发展、改变,同时伴随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形成了本区中生代侵入岩广泛分布的格局,中国东部著名的徐宿弧形构造即在晚燕山运动期间形成(王陆超等,2011)。喜马拉雅运动使得本区差异升降,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拉张盆地。

  • 三铺地区地表无基岩出露,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厚度在 60 m 以上。区内赋矿围岩主要为下奥陶统萧县组和中寒武统毛庄组、徐庄组和上寒武统凤山组碳酸盐岩(图1)。三铺地区构造复杂,受东西向符离集断裂和北北东向徐宿弧形断裂构造控制,断裂构造以东西—北西西向和南北—北北东向为主,平山背斜自北西向南东展布于三铺地区,受三铺岩体侵入背斜核部影响,构造形迹残缺不全,岩体内部含有大量的围岩捕掳体(汪青松等,2015)。

  • 三铺地区矿床分布受符离集断裂和青龙山弧形断裂共同控制(王乐乐和周虎,2019),矿体主要产于三铺岩体南北接触带附近、捕掳体及层间裂隙中。三铺岩体北接触带自西向东依次有陈庄铁矿床、刘楼铁铜矿床、杨桥孜铜金矿床、秦楼铜金矿床;南接触带分布有三铺铁矿床、前常铁铜矿床和前常东铁矿段(图1)。

  • 三铺岩体东西长约11.7 km,南北宽3.5~13.5km,面积约 53.8 km2,是本区成矿有关的最重要的中酸性岩体(产思维等,2016)。岩性主要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其中石英二长闪长玢岩成岩年龄为(119.9±4.3) Ma,石英二长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28. 0±1.1) Ma(韦帅等,2022)。围绕三铺岩体南北接触带分布了多个矽卡岩型矿床。南接触带以铁矿为主,如三铺铁矿床、前常铁铜矿床和前常东铁矿;北接触带西段以铁为主,伴生铜金,如陈庄铁矿床和刘楼铁铜矿床,东段以铜金为主,共伴生铁、钼、硫等,如杨桥孜和秦楼铜金矿床。韦帅等(2021)获得杨桥孜矿床辉钼矿 Re-Os 等时线年龄为(128. 0±1.6) Ma,综合以上,三铺地区成岩成矿属早白垩世,即华北陆块伸展的构造环境。

  • 图1 研究区大地构造图(a)与三铺地区基岩地质矿产图(b,据汪青松等,2015修改)

  • 1—古近系定远组;2—二叠系;3—上石炭统;4—奥陶系;5—上寒武统;6—中寒武统;7—石英二长闪长岩;8—石英二长闪长玢岩;9—辉长闪长玢岩;10—花岗闪长斑岩;11—矽卡岩;12—铁矿体;13—实测正断层;14—推测正断层;15—实测逆断层;16—推测逆断层;17—推测断层; 18—实测地质界线;19—推测地质界线;20—推测不整合地质界线;21—铁矿床;22—铁铜矿床;23—铜金矿床;24—地名

  • 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1 刘楼铁铜矿床

  • 刘楼矿床为一以铁为主的小型矽卡岩矿床,矿床位于三铺岩体北接触带西段,构造位置属皇藏峪复式背斜的次一级构造——平山背斜的侵末端,矿区构造形迹被掩盖,岩石蚀变较强。矿床规模为小型,分东、西两个矿段,各有 26 个矿体,可分为两组产状不同,互不相连的矿体,一组倾向南西,另一组倾向北东;主要矿体埋深为70~400 m(图2)。

  • 矿区第四系厚度为 71~78 m,第四系下伏基岩主要为寒武系凤山组白云质大理岩、大理岩等,局部可见角岩,区内侵入岩主要为三铺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多斑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辉绿岩等。其中闪长岩类形成于燕山期早白垩世,辉绿岩形成于喜山期。矿体主要赋存在寒武系凤山组碳酸盐岩捕虏体与燕山期石英二长闪长玢岩构成的接触带及裂隙内,矿体形态受捕虏体和接触带形态控制,多呈不规则透镜状或脉状。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透辉石化、绿帘石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和钾长石化。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其次为赤铁矿、穆磁铁矿、磁黄铁矿、兰辉铜矿、斑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金云母、蛇纹石、方解石、白云石、绿泥石,其次为水镁石、斜硅镁石、石榴子石、绿帘石、透闪石、阳起石、石英等(图3)。

  • 图2 刘楼矿床纵1线地质剖面图(据徐昊铭,2013修改)

  • 1 —第四系;2—大理岩;3—石英二长闪长玢岩;4—辉绿岩;5—矽卡岩;6—铁矿体;7—地质界线;8—钻孔位置及编号

  • 2.2 前常铁铜矿床

  • 前常铁铜矿为中型以铁为主的矽卡岩型矿床,矿床位于三铺岩体南接触带中段,包括前常和前常东矿段,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为 79~118 m(涂爱华, 2017)。控矿构造主要为岩体接触带、捕虏体和层间裂隙构造。矿体产于三铺岩体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上寒武统凤山组下段富镁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岩体边缘岩枝具多层分叉侵入、多层成矿和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 矿区共有矿体122个,矿体形态复杂,主要为似层状和透镜状,主要矿体埋深 400~1000 m,矿体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或南西,倾角 20°~40°,主矿体向南东倾伏(图4)。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金云母化、透辉石化、碳酸盐化等。镁质矽卡岩发育,次为钙镁质矽卡岩。岩体碱质交代作用较强,以钾化为主。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次为赤铁矿、白铁矿,少量磁黄铁矿、镜铁矿、斑铜矿、硫钴矿、辉钼矿、蓝辉铜矿、自然金、自然银、银金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蛇纹石、方解石、白云石、水镁石、绿泥石、透闪石、石英,少量滑石、绿帘石、磷灰石、黑云母等。

  • 2.3 杨桥孜铜金矿床

  • 杨桥孜铜金矿床是以金为主的矽卡岩型矿床,矿区为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覆盖层厚度为59. 0~92.56 m。矿区地层主要为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和上石炭统。赋矿围岩为中寒武统毛庄组、徐庄组和上寒武统凤山组,其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和薄层粉砂岩。矿床位于三铺岩体北接触带中段,自西往东划分为刘楼村、小任家、枣谷堆和杨桥孜4个矿段(汪青松等,2015产思维等,2016)。

  • 图3 刘楼、前常矿床矿石及镜下显微照片(据徐昊铭,2013修改)

  • a—刘楼矿床铁铜矿石照片;b—刘楼矿床铁铜矿石镜下显微照片(反射光);c—前常矿床铁铜矿石照片;d—前常矿床铁铜矿石镜下显微照片 (反射光);Mt—磁铁矿;Ccp—黄铜矿;Py—黄铁矿;Po—磁黄铁矿;Cal—方解石

  • 图4 前常矿东矿段纵线地质剖面图(据涂爱华,2017修改)

  • 1—第四系;2—大理岩;3—石英二长闪长玢岩;4—辉绿岩;5—矽卡岩;6—铁矿体;7—铁铜矿体;8—铜矿体;9—地质界线;10—断层;11—钻孔及编号

  • 矿区共圈定71个矿体,矿体主要产于三铺岩体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中寒武统毛庄组、徐庄组和上寒武统凤山组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矿体主要呈似层状、薄板状、透镜状产出(图5)。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自然金等,次为辉铜矿、铜蓝、磁黄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银金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透闪石、石榴子石、蛇纹石、方解石,次为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硅灰石、阳起石等,杨桥孜矿床典型矿石及镜下显微照片见图6。

  • 3 硫、铅同位素特征

  • 3.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本文硫、铅同位素分析样品均采自钻孔,包含岩体、矽卡岩和矿石,矿石主要采集矽卡岩型块状、浸染状、团块状等矿石中的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钼矿。矿石样品经粉碎、清洗、干燥后,在双目镜下分别挑至99%纯度的单矿物样。硫、铅同位素测定在原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进行,硫同位素测试仪器为 MAT-251,采用 V-CDT 国际标准,铅同位素测试仪器为MAT-261可调多接收质谱仪上完成,精度优于1‰。

  • 图5 杨桥孜矿段纵Ⅰ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据产思维等,2016修改)

  • 1—第四系;2—中寒武统徐庄组;3—中寒武统毛庄组;4—石英二长闪长玢岩;5—花岗闪长斑岩;6—矽卡岩;7—铁矿体;8—铜矿体;9—金矿体;10—钼矿体;11—地质界线;12—钻孔及编号

  • 3.2 硫同位素组成及特征

  • 由表1 可见,三铺地区各矿床中矿石硫同位素全部为正值。前常铁铜矿床金属硫化物 δ34SV-CDT= 3.1‰~8.8‰,平均为 7.3‰;其中,黄铁矿 δ34SV-CDT 平均为 7.5‰,黄铜矿 δ34SV-CDT平均为 6.6‰。陈庄铁矿床黄铁矿δ34SV-CDT平均为9.9‰。刘楼铁铜矿床金属硫化物δ34SV-CDT=0. 01‰~6.6‰,平均为3.4‰; 其中黄铁矿 δ34SV-CDT平均为 4.3‰,黄铜矿 δ34SV-CDT平均为 2.4‰。杨桥孜铜金矿床金属硫化物 δ34SV-CDT= 0.3‰~1.8‰,平均为1.3‰;其中黄铜矿δ34SV-CDT平均为 1.1‰,辉钼矿 δ34SV-CDT=1.8(仅有 1 件样品)。秦楼铜金矿床斑铜矿 δ34SV-CDT=2.8‰~3.4‰,平均为3.1‰。

  • 图6 杨桥孜矿床矿石及镜下显微照片(据产思维等,2016修改)

  • a—块状磁铁矿;b—黄铜矿交代部分磁黄铁矿形成交代残余结构(反射光);c—磁铁矿交代残余结构(反射光);d—团块状辉钼矿(反射光);Mt —磁铁矿;Po—磁黄铁矿;Ccp—黄铜矿;Cc—辉铜矿;Mo—辉钼矿

  • 3.3 铅同位素组成及特征

  • 三铺地区各矿床多斑、细斑石英二长闪长(玢) 岩206Pb/204Pb、207Pb/204Pb 和208Pb/204Pb 分别介于 17.986~18.106、 15.533~15.574 和 38.147~38.323;花岗闪长斑岩206Pb/204Pb、207Pb/204Pb 和208Pb/204Pb 分别为 18.330、15.794 和 38.956;石英闪长玢岩206Pb/204Pb、207Pb/204Pb 和208Pb/204Pb 分别为 18.146、15.576 和 38.313;含金透辉石矽卡岩206Pb/204Pb、207Pb/204Pb 和208Pb/204Pb 分别为 18.231、 15.516 和 38. 009;含金黄铁矿石206Pb/204Pb、 207Pb/204Pb 和208Pb/204Pb 分别为 17.833、15.528 和 38.149(表2),从同位素比值显示出三铺地区岩体和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刘楼铁铜矿床较秦楼矿床更加富集放射成因铅。

  • 表1 三铺地区金属矿床硫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

  • 据单阶段铅演化模式,利用 Geokit 软件(路远发,2004)计算铅同位素的相关参数显示,多斑、细斑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的 μ 值为 9.37~9.45,均值为 9.41,其 Th/U 比值变化范围小,为 3.80~3.87,均值为 3.84;花岗闪长斑岩 μ 值为 9.86,Th/U 比值为 4. 03;石英闪长玢岩 μ 值为 9.45,Th/U 比值为 3.81;含金透辉石矽卡岩 μ 值为 9.32,Th/U 比值为 3.63;含金黄铁矿石 μ值为 9.39,Th/U比值为 3.91。上述岩石和矿石 μ 值为 9.32~9.86,仅杨桥孜 ZK1501孔花岗闪长斑岩μ值大于9.58,表明三铺地区岩体和矿石主要为低放射性深源铅(沈能平等, 2008)。

  • 表2 三铺地区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及参数

  • 4 讨论

  • 4.1 硫同位素体系及硫源

  • 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是判断成矿物质来源的有效方法之一(孙志远等,2018朱文兵等,2023),硫同位素组成随物质的来源不同而不同,来源于上地幔且未发生明显分馏的原始硫的δ34S值约等于0,玄武岩、花岗岩的 δ34S 值与此值相近,而沉积岩的 δ34S 值则有较大的变化范围(郑永飞,2000;张亦驰等,2023)。在硫化物金属矿床中,硫元素对成矿物质富集和沉淀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同位素也可以提供矿化剂来源的重要信息(唐攀等, 2016)。三铺地区金属硫化物同位素组成 δ34S 黄铁矿>δ34S黄铜矿>δ34S斑铜矿>δ34S辉钼矿(表1),黄铁矿中δ34S值大于黄铜矿δ34S值,表明矿石沉淀过程中基本符合共结晶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分馏的一般规律,矿石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达到平衡状态。

  • 三铺地区铁铜金多金属矿床主成矿阶段金属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斑铜矿)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表1),三铺地区矿床矿石的δ34S值变化范围较窄,为+0. 01‰~10. 0‰,平均值为 5.5‰ (29件样品)。此外,各矿区内均未发现硫酸盐矿物(石膏等),表明硫的来源较为单一。各矿床矿石中硫化物的 δ34S 值为 0. 01‰~10. 0‰,表明硫可能随本区中酸性偏碱性岩浆来源于上地幔;前常、陈庄、刘楼和秦楼矿床矿石 δ34S 值高于岩浆硫的 δ34S 值 (0±3‰),另外前常、陈庄和刘楼矿床黄铁矿的 δ34S 值均为正值(1.1‰~10. 0‰),这反映矿床硫多来源的特征,显示岩浆来源的硫与地层硫混合的特征(图7)。

  • 图7 三铺地区矿床S同位素组成分布图

  • 4.2 铅源

  • 铅同位素是研究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的有利工具,通过对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可对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行约束(朱炳泉,1998孙引强等,2019)。

  • 图8 三铺地区岩体和矿床铅同位素208Pb/204Pb-206Pb/204Pb图解(a)、207Pb/204Pb-206Pb/204Pb图解(b)(底图据朱炳泉,1998

  • A—地幔(Mantle);B—造山带(Orogen);C—上地壳(Upper Crust);D—下地壳(Lower Crust)

  • 由表2 可以看出,三铺地区矿石铅与本区侵入体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秦楼、杨桥孜和刘楼矿床与本区侵入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即矿质来源于中酸性偏碱性的侵入岩体。在铅同位素图解上(图8),总体上矿石铅与岩体铅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表明两者具有同源性。208Pb/204Pb-206Pb/204Pb图解显示(图8a),几乎所有的值都落在下地壳和地幔之间,说明矿石铅和岩体铅具有深源性的特点,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下地壳或地幔;207Pb/204Pb-206Pb/204Pb 图解显示(图8b)岩体铅和矿石铅投影落的范围比较大,多数落在上地幔和造山带之间;另外,秦楼和刘楼矿区铅同位素的分布基本一致,说明不同矿区具有相似的铅来源,可能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与相同的成矿作用。因此,三铺地区铅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区内矿石和岩体铅同位素具有同源性,并且矿石与岩体铅均具有深源性的特点,表明矿石铅来源于岩体,铅的初始来源与下地壳或地幔有关。

  • 三铺地区岩体及矿石铅同位素μ值大部分小于 9.58,仅杨桥孜ZK1501花岗闪长斑岩同位素μ值大于 9.58,表明三铺地区主要侵入岩、矽卡岩和矿石具低放射性铅特征。在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图8a、b)中,岩体和矿石铅同位素数据投影到地幔线附近,反映了明显的幔源特征,壳源铅处于次要地位。铅同位素△β-△γ 成因判别图解(图9)显示出三铺地区岩体和矿石主要为岩浆作用铅的区域内,说明岩浆作用对成矿的控制非常明显。三铺地区包含幔源铅、下地壳铅两种成因类型,且具有良好的成因演化趋势,即铅由起始的地幔源向下地壳铅方向演化。

  • 图9 三铺地区岩体及矿石铅同位素△β-△γ图解(底图据朱炳泉,1998

  • 1—地幔源铅;2—上地壳源铅;3—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俯冲带铅 (3a—岩浆作用;3b—沉积作用);4—化学沉积型铅;5—海底热水作用铅;6—中深变质作用铅;7—深变质下地壳铅;8—造山带铅;9— 古老页岩上地壳铅;10—退变质铅

  • 总体而言,三铺地区岩体及矿床铅主要来源于地幔源铅和少量下地壳铅,属壳幔混合源铅,具有明显的低放射成因铅特征。而韦帅等(2022)通过三铺岩体Hf同位素数据,表明下地壳是岩浆源区的重要端元,而较大的εHft)变化范围指示源区混合了幔源岩浆,这与本文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三铺岩体形成于中生代古太平洋斜向俯冲,导致华北陆块下地壳拆沉并发生部分熔融,俯冲的洋壳板片扰动软流圈导致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幔源岩浆与古老下地壳相互作用(韦帅等,2022)。

  • 5 结论

  • (1)三铺地区发育多个中小型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主要矿床围绕三铺岩体南北接触带分布。

  • (2)三铺地区矿床硫同位素变化范围较窄,多为较小的正值,矿石 δ34S 高于岩浆 δ34S,表明矿床硫具有岩浆来源与地层硫混合的多来源特征。

  • (3)三铺地区岩体及矿床铅具有明显的低放射成因铅特征,铅同位素组成、μ值和Th/U比值较为接近,具同源演化特征,铅主要来源于地幔和下地壳 (少量),结合三铺地区矿床铁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特征,表明矿床铅主要来源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

  • 致谢 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325 地质队同仁的帮助和指导,匿名审稿专家给出宝贵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参考文献

    • 产思维, 杨治. 2020. 安徽省淮北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J]. 中国地质调查, 7(3): 38‒44.

    • 产思维, 张顺林, 张家嘉. 2016. 安徽濉溪杨桥孜铜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J]. 地质学刊, 40(1): 64‒69.

    • 李全海, 方招信, 章中久, 盛中烈, 孙庆安, 郑世柱, 熊化龙, 唐开健. 2009. 淮北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的研究[J]. 安徽地质, 19(1): 27‒34.

    • 刘中学. 2021. 濉溪县三铺地区金矿赋存状态和矿体成因分析[J]. 资源信息与工程, 36(3): 37‒40.

    • 鲁杏, 张玲玲, 崔先文, 汪青松. 2022. 安徽淮北前常东铜铁矿区三维电性结构特征[J]. 华东地质, 43(3): 268‒275.

    • 路远发. 2004. GeoKit: 一个用VBA构建的地球化学工具软件包[J]. 地球化学, 33(5): 459‒464.

    • 佘昌亚. 2017. 前常铁铜矿床构造规律与探矿增储实践[J]. 现代矿业, 33(2): 225‒226.

    • 沈能平, 彭建堂, 袁顺达, 张东亮, 胡瑞忠. 2008. 湖北徐家山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与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 矿物学报, 28(2): 169‒176.

    • 孙亚力, 张立明, 张洪洲, 刘青. 2008. 秦楼铜金矿成矿控制条件及矿床成因分析[J]. 安徽地质, 18(1): 38‒41.

    • 孙引强, 梁猛, 苗安中, 刘亚彬, 丁园, 蔺鹏飞, 郭永强. 2019. 大兴安岭南段主要金属矿床的矿石铅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矿产勘查, 10(8): 1917‒1927.

    • 孙志远, 龙灵利, 王玉往, 罗照华, 胡其涛, 王孟龙. 2018. 新疆东天山红云滩铁矿床磁铁矿标型和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矿产勘查, 9(12): 2324‒2338.

    • 唐攀, 唐菊兴, 冷秋锋, 郑文宝, 林彬, 唐晓倩. 2016. 西藏轮郎铅锌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J]. 岩石矿物学杂志, 35(6): 1045‒1054.

    • 涂爱华. 2017. 安徽省濉溪县前常铜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 现代矿业, 33(6): 51‒52, 72.

    • 汪青松. 2010. 淮北地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控矿条件分析与成矿模式[J]. 资源调查与环境, 31(2): 103‒111.

    • 汪青松, 张顺林, 产思维. 2015. 皖北濉溪县杨桥孜铜金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资源调查与环境, 36(4): 285‒290.

    • 王乐乐. 2021. 安徽省濉溪县三铺地区秦楼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山东国土资源, 37(4): 1‒8.

    • 王乐乐, 周虎. 2019. 符离集断裂导岩控矿作用分析[J]. 现代矿业, 35(9): 26‒28, 34.

    • 王陆超, 汪吉林, 李磊. 2011. 徐宿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 地质学刊, 35(3): 247‒250.

    • 王伟, 汪青松. 2014. 安徽省濉溪县杨桥孜铜金矿重磁异常特征[J]. 安徽地质, 24(4): 268‒271.

    • 韦帅, 杨治, 邓宇峰, 程培生, 产思维, 毛思斌, 卢新哲, 袁峰. 2021. 徐宿弧安徽北段地区矽卡岩型Au-Fe-Cu矿床以及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J]. 岩石矿物学杂志, 40(2): 395‒410.

    • 韦帅, 杨治, 邓宇峰, 毛思斌, 程培生, 产思维, 袁峰, 王乐乐. 2022. 徐宿弧安徽北段杨桥孜金铜矿床岩浆岩成因: 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证据[J]. 地质学报, 96(11): 3867‒3885.

    • 徐昊铭. 2013. 淮北地区宿北断裂两侧成矿特征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张亦弛, 余何, 郝建慧. 2023. 硫铅同位素研究进展及其在硫化物矿床中的应用[J]. 矿产勘查, 14(5): 785‒794.

    • 赵一鸣. 2012. 中国矽卡岩矿床[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赵一鸣, 张轶男, 毕承思, 唐开健, 孙庆安. 1999. 安徽淮北三铺地区镁夕卡岩金(铜、铁)矿床生成地质环境、分带和流体演化[J]. 矿床地质, 18(1): 1‒3, 5‒10, 36.

    • 郑永飞. 2000.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朱炳泉. 1998. 地球科学中同位素体系理论与应用——兼论中国大陆壳幔演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80.

    • 朱文兵, 文成雄, 郭爱民, 关百成, 肖荣, 张贻舟, 杜云, 蔡毅, 陈志超. 2023. 湖南郴州铁石垅铅锌矿床地质及硫、铅同位素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J]. 矿产勘查, 14(9): 1584‒1594.

    • 朱裕生. 2007. 中国主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矿谱系[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图1 研究区大地构造图(a)与三铺地区基岩地质矿产图(b,据汪青松等,2015修改)
图2 刘楼矿床纵1线地质剖面图(据徐昊铭,2013修改)
图3 刘楼、前常矿床矿石及镜下显微照片(据徐昊铭,2013修改)
图4 前常矿东矿段纵线地质剖面图(据涂爱华,2017修改)
图5 杨桥孜矿段纵Ⅰ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据产思维等,2016修改)
图6 杨桥孜矿床矿石及镜下显微照片(据产思维等,2016修改)
表1 三铺地区金属矿床硫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
表2 三铺地区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及参数
图7 三铺地区矿床S同位素组成分布图
图8 三铺地区岩体和矿床铅同位素208Pb/204Pb-206Pb/204Pb图解(a)、207Pb/204Pb-206Pb/204Pb图解(b)(底图据朱炳泉,1998
图9 三铺地区岩体及矿石铅同位素△β-△γ图解(底图据朱炳泉,1998

相似文献

  • 参考文献

    • 产思维, 杨治. 2020. 安徽省淮北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J]. 中国地质调查, 7(3): 38‒44.

    • 产思维, 张顺林, 张家嘉. 2016. 安徽濉溪杨桥孜铜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J]. 地质学刊, 40(1): 64‒69.

    • 李全海, 方招信, 章中久, 盛中烈, 孙庆安, 郑世柱, 熊化龙, 唐开健. 2009. 淮北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的研究[J]. 安徽地质, 19(1): 27‒34.

    • 刘中学. 2021. 濉溪县三铺地区金矿赋存状态和矿体成因分析[J]. 资源信息与工程, 36(3): 37‒40.

    • 鲁杏, 张玲玲, 崔先文, 汪青松. 2022. 安徽淮北前常东铜铁矿区三维电性结构特征[J]. 华东地质, 43(3): 268‒275.

    • 路远发. 2004. GeoKit: 一个用VBA构建的地球化学工具软件包[J]. 地球化学, 33(5): 459‒464.

    • 佘昌亚. 2017. 前常铁铜矿床构造规律与探矿增储实践[J]. 现代矿业, 33(2): 225‒226.

    • 沈能平, 彭建堂, 袁顺达, 张东亮, 胡瑞忠. 2008. 湖北徐家山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与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 矿物学报, 28(2): 169‒176.

    • 孙亚力, 张立明, 张洪洲, 刘青. 2008. 秦楼铜金矿成矿控制条件及矿床成因分析[J]. 安徽地质, 18(1): 38‒41.

    • 孙引强, 梁猛, 苗安中, 刘亚彬, 丁园, 蔺鹏飞, 郭永强. 2019. 大兴安岭南段主要金属矿床的矿石铅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矿产勘查, 10(8): 1917‒1927.

    • 孙志远, 龙灵利, 王玉往, 罗照华, 胡其涛, 王孟龙. 2018. 新疆东天山红云滩铁矿床磁铁矿标型和硫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矿产勘查, 9(12): 2324‒2338.

    • 唐攀, 唐菊兴, 冷秋锋, 郑文宝, 林彬, 唐晓倩. 2016. 西藏轮郎铅锌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J]. 岩石矿物学杂志, 35(6): 1045‒1054.

    • 涂爱华. 2017. 安徽省濉溪县前常铜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 现代矿业, 33(6): 51‒52, 72.

    • 汪青松. 2010. 淮北地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控矿条件分析与成矿模式[J]. 资源调查与环境, 31(2): 103‒111.

    • 汪青松, 张顺林, 产思维. 2015. 皖北濉溪县杨桥孜铜金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资源调查与环境, 36(4): 285‒290.

    • 王乐乐. 2021. 安徽省濉溪县三铺地区秦楼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山东国土资源, 37(4): 1‒8.

    • 王乐乐, 周虎. 2019. 符离集断裂导岩控矿作用分析[J]. 现代矿业, 35(9): 26‒28, 34.

    • 王陆超, 汪吉林, 李磊. 2011. 徐宿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 地质学刊, 35(3): 247‒250.

    • 王伟, 汪青松. 2014. 安徽省濉溪县杨桥孜铜金矿重磁异常特征[J]. 安徽地质, 24(4): 268‒271.

    • 韦帅, 杨治, 邓宇峰, 程培生, 产思维, 毛思斌, 卢新哲, 袁峰. 2021. 徐宿弧安徽北段地区矽卡岩型Au-Fe-Cu矿床以及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J]. 岩石矿物学杂志, 40(2): 395‒410.

    • 韦帅, 杨治, 邓宇峰, 毛思斌, 程培生, 产思维, 袁峰, 王乐乐. 2022. 徐宿弧安徽北段杨桥孜金铜矿床岩浆岩成因: 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证据[J]. 地质学报, 96(11): 3867‒3885.

    • 徐昊铭. 2013. 淮北地区宿北断裂两侧成矿特征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张亦弛, 余何, 郝建慧. 2023. 硫铅同位素研究进展及其在硫化物矿床中的应用[J]. 矿产勘查, 14(5): 785‒794.

    • 赵一鸣. 2012. 中国矽卡岩矿床[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赵一鸣, 张轶男, 毕承思, 唐开健, 孙庆安. 1999. 安徽淮北三铺地区镁夕卡岩金(铜、铁)矿床生成地质环境、分带和流体演化[J]. 矿床地质, 18(1): 1‒3, 5‒10, 36.

    • 郑永飞. 2000.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朱炳泉. 1998. 地球科学中同位素体系理论与应用——兼论中国大陆壳幔演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80.

    • 朱文兵, 文成雄, 郭爱民, 关百成, 肖荣, 张贻舟, 杜云, 蔡毅, 陈志超. 2023. 湖南郴州铁石垅铅锌矿床地质及硫、铅同位素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J]. 矿产勘查, 14(9): 1584‒1594.

    • 朱裕生. 2007. 中国主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矿谱系[M]. 北京: 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