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Meng Q R, Hu J M, Jin J Q, Zhang Y, Xu D F. 2003. Tectonics of the late Mesozoic wide extensional basin system in the China-Mongolia border region[J]. Basin Research, 15(5): 397‒415.
参考文献
董方升, 彭虎, 郭晓丹, 王庆双, 王林世. 2021. 下辽河盆地西部斜坡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J]. 矿产勘查, 12(2): 229‒ 234.
参考文献
何中波, 冀华丽, 胡宝群, 卫三元, 林效宾. 2023. 汤原断陷古近系宝泉岭组沉积特征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制约[J]. 矿产勘查, 14(3): 432‒447.
参考文献
焦养泉, 吴立群, 彭云彪, 荣辉, 季东民, 苗爱生, 里宏亮. 2015. 中国北方古亚洲构造域中沉积型铀矿形成发育的沉积-构造背景综合分析[J]. 地学前缘, 22(1): 189‒205.
参考文献
金若时, 覃志安. 2013. 中国北方含煤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模式层序研究[J]. 地质调查与研究, 36(2): 81‒84.
参考文献
金若时, 张成江, 冯晓曦, 汤超, 朱强, 李光耀. 2014. 流体混合对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的影响[J]. 地质通报, 33(2): 354‒358.
参考文献
李洪军, 申科峰, 聂逢君, 旷文站, 何大兔. 2012. 二连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演化与铀成矿[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4): 301‒308.
参考文献
李先军. 2015.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北洼构造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D]. 西安: 西北大学.
参考文献
李先平, 张少华, 李林波, 杨明慧, 卢永合, 周多, 屈晓艳. 2015. 二连盆地早白垩世断陷及基底构造的耦合性[J]. 地质科学, 50(1): 88‒99.
参考文献
刘武生, 王正邦, 谢佑新. 2004. 二连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再认识[J]. 铀矿地质, 20(2): 65‒70.
参考文献
鲁超, 彭云彪, 刘鑫扬, 焦养泉, 杨建新, 陈法正, 申科峰, 李荣林. 2013.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西部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沉积学背景[J]. 铀矿地质, 29(6): 336‒343.
参考文献
聂逢君, 陈安平, 彭云彪, 李建新, 康世虎. 2010. 二连盆地古河道砂岩型铀矿[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260.
参考文献
聂逢君, 李满根, 邓居智, 严兆彬, 张成勇, 姜美珠, 杨建新, 旷文战, 康世虎, 申科峰. 2015a. 内蒙古二连裂谷盆地“同盆多类型”铀矿床组合与找矿方向[J]. 矿床地质, 34(4): 711‒729.
参考文献
聂逢君, 李满根, 严兆彬, 夏菲, 张成勇, 杨建新, 康世虎, 申科峰. 2015b. 内蒙古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目的层赛汉组分段与铀矿化[J]. 地质通报, 34(10): 1952‒1963.
参考文献
权建平, 樊太亮, 徐高中, 李卫红, 陈宏斌. 2007. 中国北方盆地中油气运移对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讨论[J]. 中国地质, 34(3): 470‒ 477.
参考文献
卫三元, 秦明宽, 李月湘, 何中波, 陈安平, 申科锋, 曹建英. 2006. 二连盆地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铀成矿作用[J]. 铀矿地质, 22(2): 76‒82.
参考文献
徐强. 2018. 沉积型铀矿成矿的构造控制及物理模拟研究——以脑木根和呼仁布其凹陷为例[D].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