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引言
-
珠江口盆地是中国重要的海域含油气盆地之一。珠三坳陷是盆地中的次级构造单元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坳陷。珠三坳陷各次级构造单元的勘探程度间存在很大差异,如文昌 A 凹陷已有大量油气发现,而文昌 B 凹陷则勘探程度依然较低(徐万兴等,2023),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该区域烃源岩的研究程度不足。古气候是影响烃源岩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是湖相烃源岩发育的有利条件(刘占红等,2007;庄新兵等, 2010)。
-
本文利用孢粉化石和主微量元素组成作为分析手段,对珠江口盆地内珠三坳陷文昌 B 凹陷文昌组和恩平组沉积岩中烃源岩沉积时期的古气候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古气候条件如何影响烃源岩的发育,特别是在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文昌 B 凹陷,为更好地评估该区域烃源岩的潜力奠定基础。研究成果对于揭示烃源岩的形成机制和评价该地区的油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
1 地质概况
-
珠江口盆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是国内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自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隆起带、北部坳陷带、中央隆起带、南部坳陷带及南部隆起带5个构造单元(图1),其中珠三坳陷位于北部坳陷带西部,整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南北分别以神狐隆起和海南隆起为界。珠三坳陷根据构造地质特征可细分为 6 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包括文昌 A、B、C 凹陷、琼海凹陷、琼海凸起及阳江低凸起(图1)。这些地区经勘探实践证明是盆地内重要的油气富集坳陷(张迎朝,2012;杨计海等,2019)。珠三坳陷的新生代构造发展经历了断陷、断坳转换和坳陷3个阶段(图2)(陈梅等,2017)。在古新世—始新世断陷阶段,由于地壳拉张发育了多条北东、北东东向的断裂带,其中珠三南断裂北支和西段分别控制了文昌 A、B 和 C 凹陷的发育(李俊良等, 2015)。到了渐新世—早中新世断坳阶段,东西向断裂和张扭性断层变得活跃,珠三坳陷的控洼断层显示出强烈的活动。从中新世中期至今的拗陷期,形成了多条北西西向的小断裂,这一时期的控洼断层活动有所减缓(张迎朝等,2011,2014)。
-
珠三坳陷地层结构自下而上包括神狐组、文昌组、恩平组、珠海组、珠江组、韩江组、粤海组、万山组、琼海组(李俊良等,2015)。其中神狐组、文昌组及恩平组是重要的生烃层。本研究主要关注文昌组和恩平组。文昌组主要是湖相沉积,从下到上分为文三段、文二段及文一段,而恩平组主要发育滨浅湖相和河沼相沉积,从下到上分为恩二段和恩一段(图2)(徐万兴等,2023)。这些层系构成了坳陷内的关键生烃地层,也是本次研究的焦点。
-
2 样品与方法
-
本研究以文昌B凹陷内的WB-1、WB-2井的泥页岩岩屑样品为研究对象展开古气候研究,其中 WB-1 井揭示:恩一段层厚达 331 m,主要岩性为褐灰色泥岩与浅灰色砂岩互层;恩二段层厚达473 m,主要岩性为绿灰色泥岩及褐色泥岩与浅灰色砂岩互层;文一段层厚达317 m,主要岩性为浅灰色砂岩夹灰绿色泥岩;文二段层厚达180 m,下部为厚层页岩,上部为厚层泥岩。WB-2井揭示:恩一段层厚达 253 m,上部为泥岩下部为泥岩夹砂岩;恩二段层厚达 374 m,主要岩性为浅灰色砂岩夹褐灰色泥岩。孢粉化石样品全部采自 WB-1井,以 30 m为取样间隔,在恩一段、恩二段、文一段、文二段分别取样10、 15、10、7 个。两口井均有采集主微量元素样品,其中 WB-1 井在恩一段、恩二段、文一段、文二段不等距取泥岩样品1、3、4、6个。WB-2井则在恩一、恩二段不等距取泥岩样品分别取样2和3个。
-
图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a)和珠三坳陷文昌B凹陷构造位置图(b)
-
样品分析化验分别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试验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孢粉化石鉴定按国家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915-2000 对孢粉样品进行分离、浮选、制片、鉴定及统计,主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按照国标 GB/T14506.30-2010 对样品进行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孢粉化石与古气候
-
孢子和花粉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可以在地层中长久保存。每种植物产生独特的孢粉类型,由于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通过对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孢粉化石进行统计和分析,识别出过去植物物种组成特征,才能够重建过去古气候特征(姜立征,1998;刘伟,2020;凡欠荣等,2023)。
-
3.1.1 孢粉化石组合特征
-
恩一、二段和文一段含有丰度的孢粉化石,占孢藻化石总量的 87. 0%,为古气候特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文二段地层孢粉化石整体丰度很低,占孢藻化石总量的 47.5%,特别是蕨类孢子含量极低,仅占孢藻总量的 2.6%。恩平组、文昌组孢粉化石包括被子植物花粉、裸子植物花粉及蕨类植物孢子,裸子植物花粉相对百分含量整体很低,被子植物花粉与蕨类植物孢子的相对百分含量不同层段差异明显(图3)。被子植物花粉和蕨类孢子在恩一段、恩二段和文一段地层中均显示较高的丰度,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 44.7%~59.3%、30.9%~49.4%。文二段烃源岩孢粉化石则显示明显的被子植物花粉优势,蕨类植物孢子含量与恩一段、恩二段和文一段相比显著下降(图3)。
-
恩一、二段及文一段地层孢粉组合整体上比较相似(图4)。恩一段样品中共计发现孢粉化石 96 粒,其中栎粉(Quercoidites)、三沟粉(Tricolpopol⁃lenites spp.)最为丰富,相对含量为 10%~20%,三瓣粉(Trilobapollis)次之,相对含量为5%~10%,枫香粉 (Liquidambarpollenites)、壳斗粉 (Cupuliferoipollenites)、桤木粉(Alnipollenites)、榆粉(Ulmipol⁃lenites)等零星出现,相对含量均低于5%。裸子植物花粉以松粉(Pinuspollenites)为主,相对含量为 5%~10%。蕨类植物孢子以粗肋孢(Magnastriatites)最为丰富,次之为光面水龙骨单缝孢 (Polypodiaceaesporites)、光面三缝孢(Leiotriletes)零星出现(图4)。
-
恩二段样品中共计发现孢粉化石 347 粒,其中被子植物花粉以三沟粉(Tricolpopolleni-tes spp.)、栎粉(Quercoidites)为主,相对含量大于10%,三孔沟粉(Tricolporopollenites sp.)、枫香粉(Liquidambarpol⁃lenites)含量次之,相对含量为 5%~10%,三瓣粉 (Trilobapollis)、壳斗粉(Cupuliferoipollenites)、桤木粉 (Alnipollenites)及榆粉(Ulmipollenites)等零星出现,相对含量均低于 5%。裸子植物花粉以松粉 (Pinuspollenites)为主,相对含量为 5%~10%。蕨类植物孢子特征与恩一段一致(图4)。
-
图2 珠三坳陷地层综合柱状图(据李俊良等,2015修改)
-
图3 各层段孢粉含量变化图
-
文一段样品中共计发现孢粉化石 333 粒,其中被子植物花粉以栎粉(Quercoidites)含量最为丰富,相对含量超过 20%,三沟粉(Tricolpopollenites spp.) 次之,含量为 10%~20%,三孔沟粉(Tricolporopol⁃lenites sp.)、枫香粉(Liquidambarpollenites)、壳斗粉 (Cupulifero-ipollenites)等零星出现,相对含量低于 5%。裸子植物花粉主要为松粉(Pinuspollenites),相对含量为5%~10%。蕨类植物孢子以光面水龙骨单缝孢(Polypodiaceaesporites)最为丰富,相对含量为 10%~20%,粗肋孢(Magnastriatites)含量次之,相对含量为 5%~10%,光面三缝孢(Leiotriletes)零星出现(图4)。
-
文二段样品中共计发现孢粉化石77粒,其中被子植物花粉以栎粉(Quercoidites)、三沟粉 (Tricolpopollenites spp.)最为丰富,含量超过20%,三孔沟粉(Tricolporopollenites sp.)次之,含量为 10%~20%,枫香粉(Liquidambarpollenites)、壳斗粉 (Cupuliferoipollenites)、桤木粉(Alnipollenites)等零星出现。裸子植物花粉稀少,相对含量低于 5%,主要为松粉(Pinuspollenites)。蕨类植物孢子与恩平组及文一段样品相比十分稀少,仅光面三缝孢 (Leiotriletes)零星出现,相对含量低于 5%。文二段沉积环境以半深湖相为主,发育大量藻类,而极少有蕨类孢子(江德昕和杨惠秋,2000;徐万兴等, 2023)。
-
图4 各层段主要孢粉分布图
-
3.1.2 气温带与干湿度类型
-
根据孢粉母本植物生长的气候和温度条件的偏好,被分类为不同的气温带类型,如热带、热—亚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根据其分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喜热类型(在热带至亚热带环境中)、喜温类型 (在暖温带环境中)以及广温类型(同时出现在热带与暖温带)(罗威等,2013);根据孢粉源植物对干湿条件的适应性,可划分出水生、湿生、沼生、中生及旱生5种干湿度类型,其中水生、湿生及沼生对应喜湿类型,中生及旱生孢粉分别对应中生类型及旱生类型(叶得泉,1993)。
-
通过前人的研究和分析现有数据,基于“将今论古”理论基础,笔者对孢粉进行气温带和干湿度划分。
-
如在 WB-1 井中分布的光面水龙骨单缝孢,现今母本植物主要生活在热—亚热带、沼泽环境中,即可指示光面水龙骨单缝孢丰富的地层沉积时期气温带为热—亚热带类型、干湿度为湿润类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张玉兰等,2010;罗情勇等,2013; Ghosh et al.,2017),采用对孢粉气温带、干湿度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层段沉积时期古气候进行恢复(图5)。
-
图5 孢粉干湿度及气温带类型百分含量饼状图
-
恩一段地层广泛分布三沟粉、栎粉等反映热— 亚热带气温带类型的孢粉,含量高达87. 07%(表1)。同时,指示热带气候的孢粉如粗肋孢、三瓣粉等含量达到 5.96%,这表明恩一段沉积时期气温带类型以热—亚热带为主,气温较炎热;在指示干湿度类型的孢粉中,该层段分布大量粗肋孢、三瓣粉等水生类型孢粉,含量达到 38.64%,喜湿类型总含量达到 55.86%,同时,指示旱生类型的孢粉含量很低,仅为 1.11%,这表明恩一段沉积时期干湿度为湿润—半湿润特征。
-
恩二段地层三沟粉、栎粉及枫香粉等指示热— 亚热带类型的孢粉最为丰富,含量高达 86.19%。同时,指示暖温带的桤木粉等仅零星出现,表明恩二段沉积时期气温带类型以热—亚热带为主;在指示干湿度类型的孢粉中,喜湿类型的光面水龙骨单缝孢、粗肋孢、三瓣粉等含量高达 39.64%,中生类型孢粉含量为 60. 07%,指示恩二段沉积时期干湿度为湿润—半湿润特征。
-
文一段地层三瓣粉含量明显降低,但指示热— 亚热带气温类型的三沟粉、栎粉等孢粉含量仍然保持高水平,含量达到 88.33%;指示干湿度类型的孢粉中,喜湿类型孢粉相比于恩平组整体来说明显降低,总含量为 31.69%,主要表现为光面三缝孢含量显著降低,中生类型孢粉含量达 68.31%,这表明文一段沉积时期干湿度为湿润—半湿润特征。
-
文二段地层喜热类型孢粉中热—亚热带气温带孢粉含量占绝对优势,主要为三孔沟粉、三沟粉及栎粉,含量高达 93.9%;喜湿类型孢粉含量相比恩平组和文一段显著降低,含量仅为 2.14%,主要表现为光面水龙骨单缝孢及粗肋孢含量显著降低。中生类型栎粉等孢粉占绝对优势,含量达 97.86%,旱生类型孢粉含量为 0%。值得注意的是,文二段孢粉化石丰度很低,可能造成古气候特征有一定偏差,因此,还借助了主微量元素的手段进行古气候特征的判识。
-
3.2 主微量元素与古气候
-
3.2.1 主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主微量元素对古环境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刘腾等,2023)。在本分析中,笔者研究了泥页岩样品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对于主量元素,其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 Al、K、Mg、Na、 Ca、Mn,具体含量变化范围依次为 7.7%~12.5%、 2.22%~4.48%、 0.42%~1.18%、 0.15%~0.62%、 0.11%~0.49%、0. 03%~0. 07%(表2)。通过不同层段间的对比表明,文二段 Mg 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层段,平均含量为 0.45%,而 Mn元素含量高于其他层段,平均含量为0. 06%。恩二段中Na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层段,平均含量达0.48%(表2)。
-
对于微量元素,其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Rb、Sr、La、Th、Cu、Sc,含量变化范围依次为 151. 0~263. 0 μg/g、59.1~138. 0 μg/g、42.6~71.4 μg/g、 16.4~30.9 μg/g、11. 0~23.7 μg/g、9.8~17.4 μg/g。其中 Rb元素的平均含量达 205.8 μg/g,这一数值显著高于其他微量元素。在不同层段间的对比中,文二段 Rb 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层段,平均含量为 169.3 μg/g(表2)。
-
3.2.2 古气候敏感元素
-
在风化过程中,Sr与Rb往往会发生分离,Rb由于与黏土的亲和力强而倾向于保留在原地,而Sr易溶于雨水,最终汇入湖泊中(陈骏等,1998)。降雨充沛的条件下,淋滤作用强的地区风化壳中Rb元素含量高而Sr元素含量低,致使Rb/Sr升高。相反,在附近的湖泊沉积物中,Rb元素含量低而Sr元素含量高,导致Rb/Sr降低。因此,Rb/Sr的比值常用来指示古气候特征,其中湖泊沉积中较低的 Rb/Sr 值反映了强烈的淋滤作和丰富的降雨,指向湿润气候(申洪源等,2006;杜晨等,2012)。Mn与Mg元素是干湿敏感性元素,在湿润的环境中 Mn元素富集而 Mg元素含量低,在干燥的环境下 Mn/Mg 比值低,而湿润的环境下 Mn/Mg 比值高(张虎才,1997;范柏江等, 2022)。Sr/Cu 也可被用来表示古气候条件,其中温暖湿润气候下的比值小于10,而炎热干燥气候下的比值大于10(游君君等,2020;范柏江等,2022;孙立东等,2024)。
-
在恩平组样品中,Sr/Cu 变化范围为 5.25~8.89,平均值为 6.43;Mn/Mg 变化范围为 0. 04~0. 06,平均值为 0. 05;Rb/Sr变化范围为 1.65~2.58,平均值为 2.28。文昌组样品中,Sr/Cu 变化范围为 4.17~8.89,平均值为 6.1;Mn/Mg 变化范围为 0. 047~0.139,平均值为 0. 010;Rb/Sr 变化范围为 1.60~3.66,平均值为2.47。这些数据表明,恩平组及文昌组样品 Sr/Cu 比值均小于 10,指示了总体上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此外,文昌组 Mn/Mg比值高于恩平组,从恩二段到文二段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 (图6),反映文二段更加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特征。与此同时,文二段 Rb/Sr 的比值低于文一段及恩平组,与Mn/Mg比值所示的古气候特征一致。
-
3.2.3 化学蚀变指数CIA
-
细粒沉积岩的化学蚀变指数(CIA: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是一种常用于评估源区岩石风化程度的指标,从而推断古气候特征(Nesbitt and Young,1982;徐小涛和邵龙义,2018)。CIA 值的计算基于岩石中铝、钙(仅限于硅酸盐矿物中的钙)、钠、钾的相对含量,其公式为[Al2O3/(Al2O3+CaO* +Na2O+K2O)]×100,式中使用分子摩尔数,CaO*为硅酸盐矿物中的摩尔含量,因 Al2O3不易风化,而其他矿物容易风化流失,因而风化强度越大,CIA值则越大,指示气候温暖湿润;化学风化强度越弱,CIA 值则越小,指示气候较为干燥。通常,CIA值低于60 指示弱化学风化作用,CIA值为60~80则指示中等化学风化作用,而 80~100 则指示强化学风化作用(Fedo et al.,1995;罗情勇等,2013)。
-
注:表中分式含义为
-
图6 主微量元素比值曲线
-
应用 CIA 判识古气候的之前,准确识别研究区的母岩类型是必要的。镧元素、钪元素及钍元素三角图常用来判识母岩类型。可以看出文昌组和恩平组各个层段样品的镧、钪、钍元素占比分布十分集中,其中镧元素占比分布范围为 50.2%~71.4%,均值为 59.8%,钪元素占比分布范围为 9.8%~17.4%,均值为 13.6%,钍元素占比分布范围为 20.3%~30.9%,均值为 25.1%,表明各层段整体特征相近,有相似的母岩类型,且以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为主(图7)。
-
如图8 所示,文昌 B 凹陷文昌组及恩平组烃源岩样品 CIA 值均大于 70,整体达到中等到强化学风化水平。恩一段泥岩CIA值为78.8~81. 0,平均值为 79.9;恩二段泥岩 CIA 值为 74.1~80.4,平均值为 78.5;文一段泥岩 CIA 值为 79.4~81.2,平均值为 80.4;文二段泥岩 CIA 值为 78.7~83.3,平均值为 80.5。恩平组及文昌组的沉积环境存在中等—强化学风化,指示了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条件。文昌组样品 CIA 均值为高于恩平组,反映出文昌组沉积时期更加温暖湿润,而恩平组相对寒冷干燥。
-
图7 母岩类型判识三角图(底图据Robert et al.,2000)
-
3.3 古气候综合分析
-
文昌B凹陷中的恩平组和文昌组沉积层所分析的孢粉数据显示,这两个地层的沉积时期主要以喜热类型植物为主,平均占比超过 80%,其中以热— 亚热带类型居多,而热带类型孢粉含量很低,其次为广温类型,喜温类型含量很低,说明文昌组和恩平组沉积时期属于热—亚热带气温类型。在干湿度方面,旱生类型孢粉几乎未见,主要为湿生、中生类型,这指示了一个湿润—半湿润的环境条件。恩平组和文昌组古气候敏感元素 Sr/Cu 比值均小于 10,CIA指示中等—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表明恩平组和文昌组沉积时期整体上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特征,与孢粉化石反映的热—亚热带气温带类型与湿润—半湿润干湿度类型一致。此外,文昌组 Sr/Cu 比值与恩平组相近、Mn/Mg比值高于恩平组、CIA值高于恩平组,表明文昌组相比恩平组更加温暖湿润而恩平组相对寒冷干燥的古气候特征,尤其是文二段,Rb/Sr和Mn/Mg比值反映其最为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特征。这样温暖湿润的古气候为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图9)。
-
图8 A-CN-K三角图(底图据Fedo et al.,1995)
-
图9 古气候演化综合柱状图
-
4 结论
-
(1)珠三坳陷文昌 B 凹陷文昌组—恩平组沉积层中孢粉数据分析表明了其沉积时期的气候特征是以热—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为主。
-
(2)主微量Sr/Cu比值及CIA分析表明了文昌组及恩平组沉积时期的古气候整体为温暖湿润;Rb/Sr 及 Mn/Mg 表明文昌组特别是文二段沉积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而恩平组沉积时期气候相对寒冷干燥。
-
(3)珠三坳陷文昌 B 凹陷文昌组及恩平组沉积时期气候整体上为温暖湿润,且文二段沉积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是文昌 B 凹陷内发育优质烃源岩的最有利时期。
-
参考文献
-
Fedo C M , Nesbitt H W , Young G M . 1995. Unraveling the effects of potassium metasomatism in sedimentary rocks and paleosols, with implications for paleoweathering conditions and provenance[J]. Geology, 23(10): 921-924.
-
Nesbitt H W , Young G M . 1982. Early Proterozoic climates and plate motions inferred from major element chemistry of lutites[J]. Nature, 299(5885): 715-717.
-
Robert L, Cullers R, Victor N, Podkovyrov G. 2000. Geochemistry of the Mesoproterozoic Lakhanda shales in southeastern Yakutia, Russia: implications for mineralogical and provenance control, and recycling[J]. Precambrian Research, 104: 77-93.
-
Ghosh R, Bruch A A, Portmann F, Bera S, Paruya D K, Morthekai P, Ali S N. 2017. A modern pollen–climate dataset from the Darjeeling area, eastern Himalaya: Assessing its potential for past climate reconstruction[J].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74: 63-79.
-
陈骏, 安芷生, 汪永进, 季峻峰, 鹿化煜. 1998. 最近800ka洛川黄土剖面中Rb/Sr分布和古季风变迁[J].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6): 498-504.
-
陈梅, 施小斌, 刘凯, 任自强, 于传海. 2017. 南海北缘珠三坳陷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7(6): 47-56.
-
杜晨, 张兵, 张世涛, 孙琦森, 李超. 2012. 浅谈湖泊沉积环境演变中元素地球化学的应用及原理[J]. 地质与资源, 21(5): 487-492.
-
凡欠荣, 温汉辉, 杨细乐, 苏和明, 刘曼, 薛朋, 彭文达, 卢统庆. 2023.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孢粉指示意义探究[J]. 矿产勘查, 14(12): 2279-2287.
-
范柏江, 师良, 杨杰, 苏珊, 马荣, 袁耀利, 曾陈宇. 202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湖相有机质沉积环境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43(3): 648-657.
-
江德昕, 杨惠秋. 2000. 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油源岩形成环境[J]. 沉积学报, (3): 469-474.
-
姜立征. 1998. 孢粉分析与环境考古[J]. 生物学通报, 33(7): 3.
-
李俊良, 雷宝华, 郑求根, 段亮, 闫义. 2015. 珠江口盆地文昌凹陷应力场演化及其对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9(4): 601-609.
-
刘腾, 张敏, 王文. 2023. 广东龙门平陵径—大坑迳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J]. 矿产勘查, 14(12): 2403-2414.
-
刘伟. 2020. 渤中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与发育模式研究[D]. 荆州: 长江大学.
-
刘占红, 李思田, 辛仁臣, 徐长贵, 程建春. 2007. 地层记录中的古气候信息及其与烃源岩发育的相关性——以渤海黄河口凹陷古近系为例[J]. 地质通报, (7): 830-833, 835-840.
-
罗情勇, 钟宁宁, 王延年, 张彦起, 秦婧, 齐琳, 马勇, 张毅, 朱顺玲. 2013. 华北北部中元古界洪水庄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物源及其风化作用[J]. 地质学报, 87(12): 1913-1921.
-
罗威, 谢金有, 刘新宇, 胡雯燕, 张建新, 周伟. 2013.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古近纪古气候研究[J]. 微体古生物学报, 30(3): 288-296.
-
申洪源, 贾玉连, 李徐生, 吴敬禄, 魏灵, 王朋岭. 2006. 内蒙古黄旗海不同粒级湖泊沉积物Rb、Sr组成与环境变化[J]. 地理学报, (11): 1208-1217.
-
孙立东, 杨亮, 李笑梅, 周翔, 胡博, 蔡壮, 杜影. 2024.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烃源岩形成古环境及主控因素[J/OL]. 沉积学报, 1-13. https: //doi. org/10. 14027/j. issn. 1000-0550. 2022. 117.
-
徐万兴, 何卫军, 陈奎, 刘芳, 罗威. 2023. 珠江口盆地西部珠三坳陷古近系物源体系及沉积充填演化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43(2): 145-159.
-
徐小涛, 邵龙义. 2018. 利用泥质岩化学蚀变指数分析物源区风化程度时的限制因素[J]. 古地理学报, 20(3): 515-522.
-
杨计海, 杨希冰, 游君君, 江汝锋, 徐涛, 胡高伟, 李珊珊, 陈林. 2019.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方向[J]. 石油学报, 40(S1): 11-25.
-
叶得泉. 1993. 中国油气区第三系(I)总论[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游君君, 杨希冰, 雷明珠, 梁刚, 汪紫菱. 2020.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不同沉积环境下烃源岩和原油中长链三环萜烷、二环倍半萜烷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31(7): 904-914.
-
张虎才. 1997. 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及理论基础[M].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
张迎朝. 2012. 珠江口盆地西部南断裂带油气成藏特征与成藏模式[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47(5): 786-794, 844, 680-681.
-
张迎朝, 陈志宏, 李绪深, 甘军. 2011. 珠江口盆地西部油气成藏组合和成藏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32(1): 108-117, 123.
-
张迎朝, 张坤坤, 袁冰, 李辉. 2014. 文昌凹陷新生界断裂体系与构造样式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14(23): 26-31.
-
张玉兰, 李珍, 赵晶. 2010. 南海深海柱状样沉积孢粉藻类组合及其古气候与古环境[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0(1): 77-82.
-
庄新兵, 邹华耀, 姜雪, 杨元元, 孙和风. 2010, 黄河口凹陷湖相烃源岩发育机制[J]. 科技导报, 28(22): 48-54.
-
摘要
古气候对有机质的生产和保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烃源岩的发育至关重要,而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条件通常被认为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古近系文昌组及恩平组是珠三坳陷文昌B凹陷内最重要的烃源岩发育层段,恢复其沉积时期的古气候对凹陷内烃源岩优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文昌B凹陷WB-1、WB-2井泥、页岩样品,通过分析孢粉组合与主微量元素数据以得到沉积时期的古气候特征。孢粉组合特征表明凹陷内文昌组—恩平组烃源岩沉积时期气候整体为热—亚热带,湿润—半湿润;主微量元素证据中,古气候敏感性元素Sr/Cu及CIA指标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的特性,特别是Mn/Mg及 Rb/Sr比值强调了文二段沉积时期气候条件最为温暖湿润。因此,文二段沉积时期被认为是文昌B凹陷优质烃源岩发展的最佳时期。
Abstract
Paleoclima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is cru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urce rocks, while warm and humid paleoclimate condition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The Paleogene E2w and E2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rock development intervals in Wenchang B Sag, Zhusan Depression, and the restoration of paleoclimate during their sedimentary perio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selection of source rocks in the sag. In this paper, the paleo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dimentary period a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palynological assemblage and the data of main and trace elements from well WB-1 and WB-2 mud and shale samples from Wenchang B sa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lynological assemblages indicate that the climate of source rocks from E2w-E2e formation in the depression was tropical-subtropical and semi-humid. Among the main trace elements, the paleoclimate sensitive elements Sr/Cu and CIA further confirm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rm and humid climate in this period. In particular, the Mn/Mg and Rb/Sr ratios emphasized that the climate conditions in the deposition period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E2w2 were the most warm and humid. Therefore, the deposition period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E2w2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n Wenchang B Sag.
Keywords
Zhu Ⅲ Depression ; Wenchang B Sag ; Paleogene ; paleoclimate ;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