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引言
-
沉积变质型铁矿(即 Banded Iron Formation,亦称 BIF 型铁矿)是地球上一种十分重要的大宗性铁矿类型,因其具有规模大、分布广、易勘探的特点,是铁矿开发和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翟明国, 2010;谭钢等,2013;Zhang et al.,2021;李厚民等, 2022;杨帆等,2022)。山东省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发育有多种成因类型;鲁西地区(东经115°10'~119°20',北纬34°30'~37°05')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铁矿集区,其中BIF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该类型铁矿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勘查程度亦较高,是山东省铁矿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往地质调查及科研成果表明该类型铁矿成矿时代集中分布于新太古代,主要赋存于泰山岩群以及济宁岩群中,具有“区域分散、集中成带、规模巨大”的空间分布格局(郝兴中,2014)。本文在对鲁西地区BIF型铁矿勘查研究成果资料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及赋矿地层等控矿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对鲁西地区 BIF 型铁矿找矿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研究区内BIF型铁矿研究工作提供资料基础和勘查依据。
-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研究区位于山东省西部,由数条大型构造带 (或省界)控制,即昌邑—大店断裂以西、齐河—广饶断裂以南、聊城—兰考断裂以东以及山东省南界或徐宿弧形褶皱构造以北(王陆超等,2011),其大地构造位置可分为3个Ⅲ级构造单元(图1),即鲁中隆起(Ⅱa)、鲁西南潜隆起(Ⅱb)和沂沭断裂带 (Ⅱc)。
-
1.1 区域地质特征
-
研究区以往地质调查资料表明该区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区内地层发育较全,发育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发育有各种面状、线状构造及韧性剪切带。区内岩浆岩亦较发育且具有“区域成带性、多旋回性和多成因型”的特征。因此,鲁西地区具有地层较齐全、构造发育和岩浆岩活动强烈的特点,为研究区内形成包括铁矿在内的各类型矿床提供了基础地质条件。
-
1.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研究区重力异常受构造影响呈现条块分割状分布;航磁异常较为发育且变化显著,磁场总体特征呈现为“条带状”和“团块状”2种形式(图2),根据相关矿产勘查资料表明,研究区内已发现的铁矿床与航磁异常呈现较明显正相关性特点,其中 BIF 型铁矿主要位于鲁西地区中南部,上述资料为区内铁矿勘查研究提供了基础。
-
图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及铁矿床(点)分布图(据郝兴中等,2023)
-
1—BIF型铁矿床;2—接触交代型铁矿床;3—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铁矿床;4—中高温岩浆热液型铁矿床;5—岩浆型铁矿床;6—化学沉积型铁矿床;7—区域划分性断裂;8—省界;9—海岸线;10—研究区
-
2 铁矿床分布及赋矿特征
-
2.1 矿床分布特征
-
鲁西地区现已勘查发现的 BIF 型铁矿区有济南、淄博、泰安、济宁、临沂、枣庄、潍坊、菏泽和聊城等地区,主要的铁矿田基地有苍峄铁矿田、韩旺— 中庄铁矿田、东平—汶上铁矿田、济宁铁矿田和单县铁矿田等(图3),共发现铁矿床 115处。近年来,区内新生界厚覆盖区铁矿勘查工作较为显著,其中在菏泽市、济宁市、德州市、枣庄市、临沂市等地区发现了众多 BIF 型铁矿床(郝兴中等,2017a;何其芬,2018;张岩等,2018;安茂国等,2019;迟乃杰等, 2019),由此表明研究区内 BIF 型铁矿的勘查潜力巨大。
-
2.2 矿床赋矿特征
-
鲁西地区BIF型铁矿发育与其所属地层关系十分密切,根据研究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研究成果,区内BIF型铁矿赋矿地质单元为泰山岩群(山草峪组、雁翎关组、柳杭组)、济宁岩群(颜店组)等(杨恩秀等,2008;郝兴中等,2018;王世进和万渝生, 2022);学者们对区内相关地质单元开展了大量的测年工作,研究表明区内 BIF 型铁矿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表1;图4)。
-
研究区 BIF 型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矿体具有“膨胀狭缩”“分支复合”“尖灭再现” 的特点。泰山岩群各地层单元中均有不同规模含铁建造产出(王继广等,2013),在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中均发现有可被工业利用的铁矿石,除规模之外,铁矿体其他特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中山草峪组发育的铁矿体分布范围最广、规模最大,长度可达数十千米,厚度为数米到数十米。
-
济宁岩群位于济宁市东北部,赋存于千米沉积盖层之下。该岩群分为翟村组、颜店组和洪福寺组 (宋明春等,2011),翟村组原岩为海相火山沉积建造,颜店组为海相沉积-火山硅铁质建造,洪福寺组为海相泥质-细碎屑沉积岩建造(宋明春等,2016); 其中颜店组赋存有大规模条带状硅铁建造,其主要含矿岩性为条带状磁铁绿泥绢云千枚岩、磁铁绢云千枚岩。
-
综上所述,研究区内 BIF 型铁矿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专属性和地层专属性,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和柳杭组)以及济宁岩群颜店组是其主要赋矿地层;新太古代是鲁西地区及中国东部地区该类型铁矿成矿的主要地质时期,也是海洋环境、火山喷发、大气演化和区域变质等地质事件多因耦合的地质产物。
-
图2 鲁西地区航磁异常ΔT等值线图(据郝兴中等,2014)
-
1 —正磁异常;2—零磁异常;3—负磁异常;4—BIF型铁矿床;5—其他类型铁矿床;6—省界;7—海岸线;8—研究区
-
图3 研究区BIF型铁矿主要矿田分布图
-
1—一级构造单元界线;2—二级构造单元界线;3—三级构造单元界线;4—四级构造单元界线;5—五级构造单元界线;6—铁矿床;7— 铁矿田位置;8—省界
-
3 铁矿控矿规律分析
-
根据研究区及区域地质特征和BIF型铁矿最新研究成果,区内 BIF 型铁矿的成矿规律及铁矿体与地层展布、构造作用、岩浆岩活动、物探异常特征和矿体产出对应关系密切。
-
3.1 地层赋存规律
-
国内外BIF型铁矿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具有明显的层控性。鲁西地区BIF型铁矿广泛分布于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研究区结晶基底内不同时代的层状岩系中几乎多分布有条带状含铁建造;区内沂水岩群、泰山岩群和济宁岩群中均发育有含矿建造。新太古代是 BIF 型铁矿的主要形成时期,该类型铁矿床在空间、时间和成因上与海相火山活动关系密切 (沈保丰等,2005,2006;郝兴中等,2013)。由前文论述可知,研究区内铁矿含矿层位为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和济宁岩群颜店组;其中泰山岩群是鲁西地区 BIF 型铁矿的重要含矿层位,济宁岩群中BIF型铁矿也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综合分析区内赋矿地层和含矿建造发育特征,对于区内 BIF型铁矿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图4 鲁西地区BIF型铁矿赋矿地层特征示意图
-
1—斜长角闪岩;2—蛇纹滑石岩;3—绿泥片岩;4—石墨片岩;5—磁铁石英岩;6—黑云奥长变粒岩;7—二云变粒岩;8—绿泥阳起片岩; 9—石榴石英岩;10—磁铁石榴石英岩;11—变质砾岩;12—炭质绿泥绢云千枚岩;13—变中细粒凝灰质砂岩;14—炭质绢云千枚岩;15 —变粉—细砂岩;16—绿泥千枚岩;17—黑云绿泥千枚岩;18—变安山质凝灰岩;19—变安山质角砾凝灰岩;20—含方解石变凝灰质粉砂岩
-
3.2 构造控矿规律
-
构造作用对 BIF 型铁矿具有双重控制特点,既可使部分矿体变富变厚,亦可使其变薄或破坏其连续性与稳定性(韩润生,2003;翟裕生等,2010),甚至使之消失。国内 BIF 型铁矿研究表明,其发育地段的向形构造对形成工业矿床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
泰山岩群和济宁岩群中BIF型铁矿带展布方向和矿体形态均受前寒武基底褶皱构造控制。以苍峄铁矿带为例(郝兴中等,2013;甘延景等,2018;安茂国,2019;张旭等,2019),各区段矿带受东石门断裂、白水牛石断裂的后期改造破坏,原始控矿褶皱被切割错断,自东向西呈阶梯式断落,其东盘抬升剥蚀严重。经构造恢复表明该区太白向斜、石闫背斜、辛庄向斜和后大窑背斜为连续产出的复式褶皱,向形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图5);由此可知,鲁西地区BIF型铁矿区中泰山岩群紧闭倒转向斜构造的翼部及核部是该类型铁矿赋存的重要构造部位;由于济宁岩群勘查程度较浅,今后工作重点之一是注重泰山岩群中类似铁矿赋矿特征。
-
图5 王埝沟铁矿区铁矿体示意图(据甘延景等,2018;郝兴中等,2022a修改)
-
1—第四系;2—寒武系长清群;3—南华系佟家庄组;4—南华系二青山组;5—新太古界山草峪组;6—推测接触界线;7—角度不整合界线;8—铁矿体(较富);9—铁矿体(较贫);10—推断铁矿体;11—钻孔位置及编号
-
3.3 岩浆岩控矿规律
-
根据 BIF 型矿床相关研究表明,该类型铁矿属海底火山喷发经过沉积变质作用而成,该类型铁矿成矿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在成矿初始阶段,火山活动为铁矿的形成提供了巨量成矿物质 (李延河等,2010;郝兴中等,2017b;张招崇等, 2021)。成矿后岩浆活动对该类型铁矿的赋存状态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在对控矿地层和矿体产状的改造、矿体品位变化、矿物变质程度的作用,其二为对已先期已成矿体的破坏作用,如体现为使之贫化或灭失,如在鲁西地区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等赋矿地质单元内的铁矿勘查工作中发现其附近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以及其他岩脉等;在韩旺、北躲庄、单县等铁矿区勘查中发现有规模较大的成矿后侵入岩体控制了矿体产出形态;此外,岩浆岩对于矿体赋存位置具有较大影响;一般而言,若目标区内成矿后岩浆活动规模太大,则不利于形成或保存较大规模的铁矿床。
-
3.4 物探异常特征示矿规律
-
BIF型铁矿床与重磁异常关系密切(思积勇等, 2021;孙进等,2021;滕菲等,2021;郝兴中等,2022a,2022b;苏士星等,2022),鲁西地区铁矿石具有“强磁性、高密度、低电阻、高极化”的物性特征(郝兴中等,2014),勘查工作表明铁矿体形态规模和展布特征与其重磁异常特征关系紧密。
-
3.4.1 铁矿与磁异常关系
-
研究区内BIF型铁矿勘查工作表明铁矿体产出状态与磁异常关系较为密切;以单县大刘庄铁矿床为例,该矿床地表磁异常呈现“双仁花生”状(图6),磁异常走向及长度与矿体延伸方向及长度具有一致性,磁异常的宽度和强度与铁矿体厚度和埋藏深度具有高度吻合性。在铁矿成矿后,矿石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磁性随铁矿石中磁铁矿含量增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
已有勘查工作表明,BIF 型铁矿区内磁异常的范围和强度与其铁矿床(体)的埋藏深度亦有着重要联系,即磁异常随着铁矿床埋藏深度增加,其强度降低,致使磁异常呈低缓状。部分 BIF 型铁矿区 (如苍峄铁矿带)磁异常形态多呈规整、紧密狭长条带状展布,若呈现双条带状或复条带状磁异常特征,则指示铁矿带具有多条含矿建造发育;同时磁异常局部形态发生变化时,则反映出含矿建造在空间分布及赋存状态发生变化。
-
3.4.2 铁矿与重力异常关系
-
该类型铁矿体较之含矿围岩具有较高的密度值,且铁矿体规模与重力异常具明显正相关性。因此,多数 BIF 型铁矿床与重力异常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如苍峄铁矿带、东平—汶上铁矿带、单县铁矿田、济宁铁矿田等,上述地区勘查表明铁矿带一般赋存于高重力异常及其梯度带上;深入分析中大比例尺重力异常及其剩余重力异常特征对于BIF型铁矿体精准定位意义较大。已有勘查工作表明利用重磁异常等物探信息并相互配合进行铁矿勘查效果更佳,如目标区具有重磁同源性,即可排除异常是由酸性侵入岩及火山岩引起的可能性;通过重、磁资料对比研究可大致研判目标区异常是否由铁矿体引起。以往 BIF 型铁矿查证亦表明(如苍峄铁矿带、东平—汶上、单县、济宁等铁矿区),尤其是在前寒武纪地层隐伏区如有高磁异常和高重力异常,多指示存在有BIF型赋矿层位(郝兴中等,2013)。
-
图6 单县大刘庄铁矿区矿体分布与磁异常对比图
-
1 —新太古界泰山岩群;2—△T等值及注记;3—铁矿带位置及编号; 4—勘探线位置及编号;5—基线位置
-
4 找矿前景
-
4.1 铁矿找矿靶区
-
研究区 BIF 型铁矿找矿前景广阔,在综合以往区域地质、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郝兴中(2014)、李洪奎和郝兴中 (2016)对鲁西地区 BIF 型铁矿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众多铁矿找矿靶区。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研究区区域地质、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异常、钻探查证和矿田构造等相关勘查及科研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剖析,圈定了20处BIF型铁矿找矿靶区(图7;表2),区内多数找矿靶区内经勘查发现有大中型规模的铁矿床,为今后研究区内 BIF 型铁矿勘查研究提供了依据。
-
图7 鲁西地区BIF型铁矿找矿靶区分布图(据李洪奎和郝兴中,2016修改)
-
1—一级构造单元界线;2—二级构造单元界线;3—三级构造单元界线;4—四级构造单元界线;5—五级构造单元界线;6—铁矿床;7— 找矿靶区位置及编号;8—省界
-
4.2 勘查建议
-
(1)已有 BIF 型铁矿床或矿点的存在是该类型矿床勘查工作最直接的预测依据,同时加强已知矿床的“矿田构造”等预测依据方面的研究;在已有 BIF型铁矿外围及深部进行“就矿找矿”“探边摸底” “攻深找盲”,是多数矿山勘查的首选方向;今后鲁西地区该类型铁矿勘查工作重点是对韩旺、东平— 汶上、苍峄—兰陵、单县、颜店、单庄等地区铁矿深入勘查,以拓展新的勘查空间。
-
(2)BIF型铁矿发育地区多呈重磁同源的特点,其中磁异常特征明显,应对航磁异常和地磁异常强度、异常形态的特征充分剖析,优选勘查靶区;同时该类型铁矿具有一定的重力异常(郝兴中等,2014; 叶胜,2021),对其剩余重力异常特征进行提取,可对铁矿分布状态进行定位从而达到既定勘查目的。
-
(3)在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在对成矿规律和物探异常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探技术手段对鲁西地区深部隐伏地质单元进行调查(何其芬, 2018;郝兴中等,2022a),揭示隐伏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尤其是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和济宁岩群颜店组)赋存特征,为BIF型铁矿开拓新的勘查空间提供依据。
-
(4)低缓磁异常将成为今后该类型铁矿勘查工作的重点地区。随着深部找矿工作的有序开展,在一些低缓的磁异常区如菏泽单县(郝兴中等, 2015)、苍山兰陵(杜显彪等,2021)、东阿单庄(张岩等,2018)、东平—汶上(程龙和杨勇,2020)等地陆续发现了铁矿床,上述地区仍具有发现大中型规模矿床的可能性;由此可知,低缓磁异常将成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的重点之一。
-
5 结论
-
矿床是地球漫长演化历史过程中多因素耦合的地质产物,BIF型铁矿勘查研究需综合地质、物化探、遥感、钻探、矿产及科研成果等各方面信息,对提高该类型铁矿勘查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
(1)鲁西地区 BIF 型铁矿含矿地层的赋存特征是区内铁矿勘查研究的关键要素;该区 BIF 型铁矿具有明显的时代专属性和地层专属性,具体表现为其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该区主要含矿建造分布于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和济宁岩群颜店组中,以上地质单元是区内该类型铁矿勘查的目标层位。
-
(2)区内 BIF 型铁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地球物理异常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BIF 型铁矿地层是勘查的最重要成矿要素;构造作用对铁矿体产出状态影响较大,如铁矿体增厚减薄、矿石品位变化、矿物结晶程度等;成矿初始阶段的岩浆活动为 BIF 型铁矿提供了重要物源条件,而成矿后期的岩浆活动则对铁矿具有一定改造和破坏作用。
-
(3)物探技术手段是区内铁矿勘查工作的重要方法,在铁矿勘查过程中,需要综合多种地质因素和找矿信息加以综合研究。磁法测量是该类型铁矿最重要的勘查技术手段,重力测量也是该类型铁矿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在前寒武纪地层隐伏区中呈现有低缓磁异常,且具有“重磁同源”特征的地段,则BIF型铁矿勘查效果较好。
-
(4)区内研究工作显示,通过综合以往地质资料圈定了沂源县韩旺、苍峄、东平—汶上、济宁市北等 20处铁矿找矿靶区,为今后研究区内 BIF型铁矿勘查研究提供了依据,已有铁矿床外围及深部进行预测是今后铁矿勘查和开发工作的首选地段;加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以期在隐伏区发现更多的 BIF 型含铁建造并开辟新的勘查空间是今后BIF型找矿工作的重要方向。
-
致谢 衷心感谢同作者在鲁西地区一道开展 BIF型铁矿勘查研究工作的项目组全体成员和审稿人提出的修改建议!
-
参考文献
-
Zhang Z C, Li H M, Li J W, Song X Y, Hu H, Li L X, Chai F M, Hou T, Xu D R. 2021. Geological settings and metallogenesis of high-grade iron deposits in 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4(5): 691‒715.
-
安茂国. 2019. 山东省苍峄铁矿带后期改造与找矿方向分析[J]. 山东国土资源, 35(9): 29‒35.
-
安茂国, 原显顺, 刘超, 冯玺平. 2019. 苍峄铁矿带北辛庄矿床浅深部矿体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J]. 山东国土资源, 35(8): 1‒7.
-
程龙, 杨勇. 2020. 东平—汶上铁成矿带西侧低缓磁异常区找矿前景分析[J]. 山东国土资源, 36(9): 17‒22.
-
迟乃杰, 刘传娥, 熊玉新, 单伟, 程伟, 舒磊, 孙雨沁. 2019. 山东省东平—汶上铁矿带西侧低缓磁异常区铁矿初步验证及意义——以李官屯隐伏低缓磁异常铁矿为例[J]. 山东国土资源, 35(4): 17‒22.
-
杜显彪, 朱宁, 王昌宁, 张瑞, 徐超, 郑海涛. 2021. 山东兰陵会宝岭铁矿深部矿体特征及找矿方向[J]. 山东国土资源, 37(7): 19‒25.
-
甘延景, 杜显彪, 朱宁, 唐秀花, 王学仁. 2018. 鲁西苍峄铁矿带构造控矿特征浅析[J]. 山东国土资源, 34(4): 1‒7.
-
韩润生. 2003. 初论构造成矿动力学及其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内容和方法[J]. 地质与勘探, 39(1): 5‒9.
-
郝兴中, 李洪奎, 李英平, 王巧云. 2017a. 山东单县地区BIF型铁矿成矿时代——SHRIMP U-Pb锆石定年[J]. 山东国土资源, 33(3): 1‒7.
-
郝兴中, 王巧云, 侯建华, 张贵丽, 彭观峰. 2017b. 山东单县覆盖区铁矿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J]. 地质学刊, 41(3): 448‒458.
-
郝兴中, 李洪奎, 彭观峰, 王巧云, 智云宝, 张华平, 张春池. 2022a. 鲁西苍峄铁矿带西延隐伏区BIF型铁矿成矿预测[J]. 山东国土资源, 38(3): 1‒7.
-
郝兴中, 王润生, 王巧云, 张华平, 朱学强, 刘伟, 智云宝, 王立功, 张贵丽. 2022b. 鲁西北潘店物探异常中矽卡岩型铁矿勘查启示[J]. 矿产勘查, 13(4): 453‒459.
-
郝兴中, 杨毅恒, 李洪奎, 李英平. 2018. 鲁西地区“杨庄式”铁矿的命名与预测模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18(6): 65‒72.
-
郝兴中, 杨毅恒, 李英平, 王巧云, 王英鹏, 王立功. 2013. 山东苍峄铁矿带预测模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43(4): 1136‒1142.
-
郝兴中, 杨毅恒, 李英平, 王巧云, 王英鹏, 于晓卫. 2014. 单县龙王庙铁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意义[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9(2): 725‒732.
-
郝兴中, 祝德成, 王巧云, 蒋文惠. 2015. 山东省单县地区铁矿成矿规律探讨[J]. 地质论评, 61(S1): 818‒819.
-
郝兴中, 孙斌, 张文, 王巧云, 郭艳, 高华丽, 王丽娟. 2023. 鲁西地区铁矿类型特征及成矿谱系[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3(35): 14988‒15001.
-
郝兴中. 2014. 鲁西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82.
-
何其芬. 2018. 山东省兖州市翟村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山东国土资源, 34(3): 21‒26.
-
赖小东, 杨晓勇. 2012. 鲁西杨庄条带状铁建造特征及锆石年代学研究[J]. 岩石学报, 28(11): 3612‒3622.
-
李洪奎, 郝兴中. 2016. 鲁西地区铁矿成矿规律研究[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77.
-
李厚民, 李延河, 李立兴, 李志红, 付建飞, 侯可军, 范昌福. 2022.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J]. 地质学报, 96(9): 3211‒3233.
-
李延河, 侯可军, 万德芳, 张增杰, 乐国良. 2010. 前寒武纪条带状硅铁建造的形成机制与地球早期的大气和海洋[J]. 地质学报, 84(9): 1359‒1373.
-
沈保丰, 翟安民, 苗培森, 司马献章, 李俊建. 2006. 华北陆块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展望[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9(4): 244‒252.
-
沈保丰, 翟安民, 杨春亮, 曹秀兰. 2005. 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8(4): 196‒206.
-
思积勇, 夏友清, 张元. 2021. 高精度磁法测量在青海大格勒沟地区镍钴铁矿勘查中的应用[J]. 矿产勘查, 12(2): 355‒361.
-
宋明春, 焦秀美, 宋英昕, 李培远, 万国普. 2011. 鲁西隐伏含铁岩系: 前寒武纪济宁岩群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5(4): 543‒551.
-
宋明春, 焦秀美, 张成基, 张增奇, 胡树庭, 李世勇, 李哲, 李培远. 2016. 山东省济宁群的地层序列和形成环境[J]. 地层学杂志, 40(1): 26‒40.
-
苏士星, 宋双全, 魏明君. 2022. 综合物探方法在河南济源疙瘩深隐伏铁矿床勘查中的应用[J]. 矿产勘查, 13(8): 1191‒1197.
-
孙进, 张爱玲, 李水平, 赵华奇, 荆鹏. 2021. 地面高精度磁测与EH-4电磁测深在河南济源市金斗山铁矿勘查中的应用[J]. 矿产勘查, 12(3): 733‒739.
-
谭钢, 印建平, 孙建丁, 李旭平, 佘宏全. 2013. 山东省韩旺条带状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地质条件分析[J]. 山东国土资源, 29(7): 31‒39.
-
滕菲, 孟庆龙, 邢怡. 2021. 从重磁场特征分析华北陆块南缘铁矿分布规律[J]. 华北地质, 44(3): 70‒76.
-
万渝生, 董春艳, 颉颃强, 王世进, 宋明春, 徐仲元, 王世炎, 周红英, 马铭株, 刘敦一. 2012.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形成时代——SHRIMP锆石U-Pb定年[J]. 地质学报, 86(9): 1447‒1478.
-
王继广, 李静, 李庆平, 王巧云, 董志成. 2013. 鲁西地区绿岩带型金矿及其矿源层探讨[J]. 地质学报, 87(7): 994‒1002.
-
王陆超, 汪吉林, 李磊. 2011. 徐宿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 地质学刊, 35(3): 247‒250.
-
王世进, 万渝生, 宋志勇, 杨恩秀, 董春艳, 王伟. 2011. 山东省前寒武纪地层形成时代——同位素地质测年的证据[J]. 山东国土资源, 27(11): 1‒6.
-
王世进, 万渝生, 宋志勇, 杨恩秀, 王伟, 董春艳, 刘丽. 2012. 鲁西泰山岩群地层划分及形成时代——锆石SHRIMP U-Pb测年的证据[J]. 山东国土资源, 28(12): 15‒23.
-
王世进, 万渝生, 张成基, 杨恩秀, 宋志勇, 王立法, 王金光. 2009. 山东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形成年代——锆石SHRIMP U-Pb测年的证据[J]. 山东国土资源, 25(10): 18‒24.
-
王世进, 万渝生. 2022. 山东省前寒武纪地质及地质公园地质特征概述[J]. 华北地质, 45(2): 18‒36.
-
王伟, 王世进, 刘敦一, 李培远, 董春艳, 颉颃强, 马铭株, 万渝生. 2010. 鲁西新太古代济宁群含铁岩系形成时代——SHRIMP U-Pb锆石定年[J]. 岩石学报, 26(4): 1175‒1181.
-
杨恩秀, 陶有兵, 张新平, 朱继托, 万渝生, 王世进. 2008. 鲁西地区新太古界雁翎关组中花岗质“砾石”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J]. 地球化学, 37(5): 481‒487.
-
杨帆, 张伟, 李壮, 张茜, 崔莹. 2022. 辽宁清原地区小莱河条带状铁建造和围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44(3): 481‒498.
-
叶胜. 2021. BIF型铁矿床全球分布规律与勘探方法[J]. 矿产勘查, 12(11): 2278‒2284.
-
翟明国. 2010. 华北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J]. 矿床地质, 29(1): 24‒36.
-
翟裕生, 邓军, 彭润民. 2010. 成矿系统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300.
-
张旭, 韩宗瑞, 杨启, 徐书名, 张英梅. 2019. 苍峄铁矿带成矿控矿规律及成矿模式探讨[J]. 山东国土资源, 35(1): 8‒13.
-
张岩, 张尚坤, 陈文韬, 张文佳, 孙雨沁. 2018. 山东省东阿县单庄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 山东国土资源, 34(5): 74‒80.
-
张招崇, 李厚民, 李建威, 宋谢炎, 胡浩, 李立兴, 柴凤梅, 侯通, 许德如. 2021. 我国铁矿成矿背景与富铁矿成矿机制[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51(6): 827‒852.
-
摘要
鲁西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铁矿集区,其中BIF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梳理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及该类型铁矿床时空分布特征,并综合研究其赋矿地层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类型铁矿床地层赋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岩浆岩控矿规律和物探异常示矿规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表明该区 BIF型铁矿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且具有多个铁矿赋矿层位,其中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和济宁岩群颜店组均为主要赋矿层位;该类型铁矿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尤以向形构造处铁矿富集现象最为显著;岩浆岩活动对该类型铁矿具有早期提供成矿物质来源和晚期进行矿体改造的作用;物探异常(如重磁异常)对于该类型铁矿勘查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并在区内圈定了沂源县韩旺、苍峄铁矿带、东平—汶上、济宁市北等20处铁矿找矿靶区,表明鲁西地区BIF型铁矿勘查潜力巨大;研究表明该类型铁矿勘查方向在其已有矿床深部和边部进行勘查开发仍是首选地段,在隐伏区和低缓异常区利用深部钻孔进行勘查并开辟新的找矿空间是鲁西地区今后BIF型铁矿勘查工作的重要方向。
Abstract
Western Shandong region is an important iron ore concentration area in eastern China, with superior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Banded Iron Formation (BIF) type iron ore deposit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IF type iron ore deposit in this region, 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e-bearing strata, the iron ore control regularity, structural control regularity, magmatic rock control regularity and geophysical anomaly indication regularity.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BIF type iron ore in this area is Neoarchean, and there are many iron ore hosting horizons, such as Yanlingguan Formation, Shancaoyu Formation, Liuhang Formation of Taishan Group and Yandian Formation of Jining Group are the main ore-bearing horizons. The structure is one critical factor during the metallogensis of BIF iron ore, especially the enrichment of iron ore in the synform structure is most significant. Magmatic rock acti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viding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the early stage and reforming the ore body in the late stage. The geophysical anomaly,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y etc. ,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xploration of BIF iron ore. Twenty target areas for iron ore prospecting including Hanwang and Cangyi iron ore belt, Dongping-Wenshang and Jining north iron ore belt, have been delineated within the area, indicating the enormous potential for BIF-type iron ore exploration in the western Shandong region. The research proposes that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IF-type iron ore deposit is still the preferred area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deep and edge areas of existing deposits. It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future BIF-type iron ore exploration work in 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with application of deep drilling for exploration and opening up new prospecting spaces in hidden and low anomaly ar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