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钴(Co)是战略性紧缺关键矿产,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和新兴产业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中国钴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长期超过 90%。相对而言,云南省是中国钴资源大省,截至 2019 年云南省累计查明钴资源量 48 233 t,约占全国总储量的36%,位居全国第5位。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云南及邻区钴矿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暨地勘基金《云南省钴矿资源潜力评价与区块优选》项目资助下,研究团队新发现了黄铁矿型(中排,Co 平均品位 0.35%;南涧, Co平均品位 0.22%)、锰结核/壳型(赵家沟,Co平均品位 0.69%)和含氧盐型(猫街,Co 平均品位 0.18%)等多种新类型钴矿资源找矿信息。
-
2024 年 5 月底,云南大学云南省高校关键矿产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与其协同创新基地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组成联合考察团队对三江成矿带开展野外考察,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小黑江发现一处构造蚀变带(图1),宽约 5 m,黄铁矿化、硅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蚀变强烈,经取样分析和初步研究,有以下新发现:
-
(1)新发现铜钴矿点位于班公湖—双湖—怒江 —昌宁—孟连对接带之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之澜沧俯冲增生杂岩带(图1a)。区域上主干断裂为近南北向的怒江断裂(北部)、北北东向的沧源断裂 (南部)和近南北向的双江—竹塘断裂(南部)。区内由大小不等的构造岩片组成,岩石均已发生韧性剪切变形变质。构造-岩层单位有中元古界大勐龙岩群、新元古界澜沧岩群等,构造-地层单位有南段组、拉巴组等(图1b)。
-
(2)新发现铜钴矿点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大勐龙岩群、石炭纪铜厂街蛇绿混杂岩、泥盆系—石炭系南段组、下二叠统拉巴组、上三叠统三岔河组等;区内发育北东向的倒转复式向斜和北东向的脆韧性剪切带;矿点北北西—北西西方向有超基性岩出露(图1b)。铜钴矿赋存于拉巴组内。铜钴矿的产出位置、形态、产状等特征受构造蚀变带控制明显。原生矿石矿物以砷黝铜矿、黄铜矿、黝铜矿、黄铁矿为主,见褐铁矿、孔雀石等次生氧化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绢云母、方解石等 (图2和图3)。偶见硫铜钴矿呈细粒浸染状散布在石英中或石英与绢云母间隙中(图3)。
-
(3)新发现铜钴矿点所处区域无明显化探异常,但其西侧有较好的铜钴异常,呈长轴近东西向的椭圆状,铜钴异常套合较好,异常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外围有超基性岩出露,推测该异常区还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
图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a)及云南双江小黑江地区地质矿产简图(b)
-
1—楚雄陆内盆地;2—哀牢山变质基底杂岩;3—哀牢山蛇绿混杂岩;4—江达—维西—绿春陆缘弧;5—昌都—兰坪—思茅地块;6—澜沧江俯冲增生杂岩;7—临沧岩浆弧;8—双江—西定陆壳残片;9—澜沧俯冲增生杂岩;10—昌宁—孟连蛇绿混杂岩;11—耿马被动陆缘;12—保山陆表海;13—第四系全新统;14—新近系下统三号沟组;15—中侏罗统花开左组;16—上三叠统三岔河组;17—上二叠统石佛洞组;18— 中二叠统大名山组;19—下二叠统拉巴组;20—二叠系—石炭系鱼塘寨组;21—石炭纪铜厂街蛇绿混杂岩;22—下石炭统平掌组;23—泥盆系—石炭系南段组;24—泥盆系曼信组;25—泥盆系温泉组;26—中元古界澜沧岩群惠民岩组;27—中元古界澜沧岩群曼来岩组;28—古元古界大勐龙岩群;29—超基性岩;30—地质界线;31—断层;32—铜矿床/点;33—金矿床/点;34—汞矿床/点;35—铜地球化学异常;36—钴地球化学异常;37—铜钴矿点露头
-
(4)3 件打块样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结果显示 Co 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为 77.9×10-6 ~1329×10-6,平均为 539×10-6,同时伴有 Cu(最高 11285×10-6)、As (最高 28818×10-6 )、Sb(最高 1747×10-6 )等元素富集;且 Co 与 Cu、As、Sb 呈明显正相关性,与 Fe 呈明显负相关性(表1)。
-
(5)在空间上,云南省钴矿资源分布于滇东被动陆缘、康滇基底隆断带、富宁—那坡被动陆缘、盐源—丽江被动陆缘、墨江被动陆缘、昌都—兰坪— 思茅地块 6 个大地构造单元,以昌都—兰坪—思茅地块和康滇基底隆断带居多。本次工作在澜沧俯冲增生杂岩带发现铜钴矿点尚属首次,拓展了找矿空间和方向。
-
(6)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化探异常等综合研究,显示在区内及外围西侧等地区Co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较大,值得开展进一步工作。
-
图2 云南双江小黑江铜钴矿地表露头
-
(a)—构造破碎带;(b、c)—孔雀石化;(d、e)—矿石手标本照片
-
图3 云南双江小黑江铜钴矿显微镜下特征
-
Py—黄铁矿;Ser—绢云母;Qz—石英;Car—硫铜钴矿